《依托绘本培养大班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实践研究》依托绘本培养大班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情绪影响着幼儿的行为表现和社会生活,有效的情绪管理能帮助幼儿形成稳定的情绪状态,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习惯品质的养成及社交能力的发展。 大班幼儿正处于对情绪了解和察觉的萌芽期,但由于家长溺爱、情绪管理培养缺位以及个体差异,大班孩子在情绪管理方面呈现以下问题: 1.情绪识别困难:同伴交往时无法识别他人的拒绝情绪,引发了各种冲突。 2.情绪表达方式不当: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用哭喊、打人、咬人、摔椅子等表达自我需求。 3.情绪调节能力弱:面对消极情绪,用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的方式发泄,不会正确调解。 4.情绪管理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的情绪识别和表达能力比男生强,性别差异明显。 5.不同家庭结构下幼儿情绪管理能力不同:二胎家庭幼儿情绪反差大,表现出内向、不自信或者强烈好胜心。 面对幼儿存在的问题,教师和家长的培养策略也存在以下问题: 1.培养意识不高。部分家长认为顺其自然发展就行,忽视孩子情绪背后的心理需求,进而无法及时帮助幼儿缓解情绪,提升能力。 2.自身情绪管理能力不足。疫情过后,家长反馈自己宅家期间很容易有焦虑、烦躁等情绪,有时无法合理调控,会将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教师也普遍发现,自我的情绪管理能力欠缺,不经意间就为幼儿做了负面示范。成人自身能力欠缺,也就无法为幼儿提供合宜的情绪管理方法。 3.缺乏指导策略。部分家长和教师重视幼儿情绪管理能力培养,但是无法筛选科学的育儿方法,如家长知道绘本是便携有效的培养媒介,但是使用时仅限于一起读,至于如何挖掘绘本资源,发挥绘本的价值,是一大难题。此外,幼儿园没有专门的情绪管理绘本课程,教师也仅限于共读,随机解决幼儿存在的问题,培养效果事倍功半。 在二胎和疫情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看到幼儿情绪管理能力亟待培养,同时家长与教师需要丰富培养策略。于是我们尝试依托情绪类绘本,用图画代替说教,用故事引导情绪,带领幼儿认识情绪,表达情绪,调控情绪,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故展开《依托绘本培养大班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丰富有关绘本对于情绪管理方面的研究。我国对于幼儿情绪管理能力方面的重视程度并不是很高,尽管近些年,我国的绘本研究也逐渐增多,但是把情绪类灰板与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相结合的研究依然较少。本研究结合我国本土具体实际,利用绘本这一工具,有效提高大班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 2.实践意义 挖掘绘本的多种功能,开展一系列的绘本主题活动,通过对情绪类绘本进行一个系统的整理和筛选,将绘本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帮助幼儿进行有效的情绪管理,使大班幼儿能后了解各种情绪,真正体会到产生各种情绪的原因,能够更好地觉察到自己和他人情绪以及掌握疏解自己消极情绪的办法。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幼儿情绪管理,是指幼儿能够通过觉察,理解自己和他人情绪,从而进行情绪表达、控制和调节,以期与他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促进自身正向发展的能力,并将幼儿情绪管理能力构成要素划分为:情绪识别能力、情绪表达能力、情绪运用能力和情绪调控能力四方面。 三、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综述 (1)国外研究 在情绪管理能力概念界定上,Goleman(1995)认为情绪管理能力分为对情绪的理解表达、运用及调控。此外,Daniel(2016)认为体验式学习对于幼儿情绪管理能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幼儿园、教师及家长应共同为幼儿创设有利于幼儿体验的环境,从而不断提升幼儿观察、概括能力。 在绘本教学方面,国外起步较早,开发了大量的、种类繁多的幼儿情绪绘本,但都基于本土文化和经验,需要我们结合国情进行课程本土化。 (2)国内研究 当前学者对情绪管理能力的各界定表述不一,但都强调情绪管理能力是对自己或他人的情绪进行管理,进而促进个人正向发展的一种能力。柳倩、周念丽(2016)认为影响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因素除了个体因素,如性别、年龄、认知水平外,主要受幼儿园和家庭两方面的影响。 龙兰(2013)针对不同阶段情绪管理能力的不同特点提出相应的策略:零至三岁的幼儿,家长应及时回应其情绪;三至五岁的幼儿,家长应帮助孩子觉察自己的情绪;五岁以后的幼儿,则应让其努力尝试知觉旁人情绪、进行自我管理。 在绘本研究方面,国内起步于近十年,绘本多用于早期阅读活动的载体,专门将绘本与情绪情感联系在一起的研究较少。葛琳(2016)在其研究中指出,情绪类绘本的名称、画面色彩、故事内容、角色表情角色语言和情境语气能帮助幼儿学会识别自己和他人情绪,丰富自我情绪表达的经验。 综合以往研究,我们发现,关于绘本和情绪管理能力相联系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可以了解大班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发展现状,挖掘绘本蕴含的教育资源,通过多种方式组织绘本活动,探索提升大班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策略,为有效促进大班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发展提供借鉴与支持。 四、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1.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研究,提升大班幼儿情绪管理能力。 (2)分析绘本素材,形成大班情绪管理能力主题绘本课程。 (3)丰富教师与家长培养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指导策略。 2.主要内容 (1)大班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 包括情绪识别、情绪表达、情绪运用和情绪调控四个方面,同时关注男女性别的差异和二胎家庭幼儿的表现。 (2)大班情绪类主题绘本课程的设计与实践研究。 依据幼儿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筛选绘本,结合五大领域和幼儿年龄特点,设计主题课程,并进行实践。 (3)提升家长和教师对幼儿情绪管理能力指导的实践研究。 根据家长和教师存在的指导困惑,开展专题讲座、主题培训、座谈会等,及时整理问题和反馈,反复进行研讨交流。 五、研究方法 1.文献法:搜集与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相关的文献,梳理了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内涵、研究现状、影响因素、提升策略等,为研究开展提供支持与借鉴。 2.问卷调查法:结合已有研究,我们拟用《儿童情绪管理能力调查问卷》,了解本园大班幼儿情绪管理发展水平的现状,为绘本课程设计提供目标和方向。 3.访谈法:面向本园四个大班,由教师推荐情绪管理能力较好和情绪管理能力较差的幼儿各1名,对4个大班的8名幼儿及8名家长进行深度访谈,进一步了解幼儿存在的问题和家长的困惑。同时,选取情绪管理能力较好和情绪管理能力较差的教师各1名,了解教师存在的教育问题及需求。 4.观察法:在实施主题绘本课程中,观察记录幼儿的行为表现,寻找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同时发现课程实施问题,及时调整课程方案,为幼儿搭建合适的发展支架。 六、研究条件和保障 (一)组织保障:学校领导对本课题的申报给予了高度重视,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课题小组成员搭配合理,有效保障了课题的实施。 (二)物资保障:学校为课题组的各项研究、活动,提供必要硬件、软件的支持。园所有丰富的专业图书供教师进行学习,为课题开展提供了充分条件。 (三)时间保障:课题研究用时一年,划分不同阶段,课题组成员将会在时间上保质保量完成研究任务。 (四)人员保障:课题主持人曹丹丹,副主任,中小学一级教师,主持人撰写的课题多次获得省级、市级奖项。祝盼盼老师,毕业于西南大学,掌握基本的教育研究方法,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孙毅航老师,参加过多次教科研课题,并在中原区品质教育中做汇报;冯鸿燕老师,参与多项课题获市、区奖项;李晓宁老师,研究生期间参加过多次教科研课题,有扎实的科研能力。 七、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1.课题组研究组长: 曹丹丹负责总课题《依托绘本培养大班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实践研究》的研究工作,对实施过程中课题的研究方向、计划、内容做局部调整。 2.课题组成员: 祝盼盼老师,负责子课题《大班幼儿对情绪管理认知现状的调查研究》,主要负责设计和编制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数据资料收集整理、综合分析等内容。 孙毅航老师,负责子课题《依托绘本培养大班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案例分析》,主要负责大班幼儿情绪管理案例的搜集和整理,结合组织课题成员进行情绪管理活动设计和反思,做好过程性材料的收集。 冯鸿燕老师,负责子课题《依托绘本培养大班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实践研究》,主要负责收集、梳理情绪类绘本,有针对性地筛选绘本,结合五大领域和幼儿年龄特点,设计主题课程。 李晓宁老师,负责子课题《教师对大班幼儿情绪管理能力认知和组织策略的实践研究》,主要负责对教师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搜集教师组织情绪管理活动的资料,组织课题组成员对搜集资料进行分析,为活动设计提供实践依据。 八、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2021.5-2021.6) 1.5月,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2.初步制定情绪管理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与计划。 3.6月,组织课题组成员研究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厘清大班幼儿情绪管理教育内容,初步设计课程框架,编制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做开题准备。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21.7-2022.4) 1.7、8月,制定具体的研究实施内容与活动方式。 2.9—11月,对幼儿、教师、家长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记录结果,在本园5个大班开展有针对性的试教研究活动。 3.12月,进行中期成果测评研究,收集观察记录,在访谈中记录教师和幼儿的变化,反思课程方案,修正研究实验内容与方式。 4.1—3月深入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活动,做观察记录。 5.4月,测评最终研究成果,并请专家论证。 第三阶段:总结评价阶段(2022.5-2022.6) 1.5月,结合最终的测评结果,对本课题研究的实施进行反思整理,归纳整理过程性的资料。 2.认真分析、研讨和总结,初步形成结论。 3.6月,撰写研究报告,梳理研究的优点与不足,客观呈现最终的研究成果。 九、预期研究成果 (一)有形成果 1.形成《依托绘本培养大班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实践研究》书面报告。 2.形成完善的大班幼儿情绪管理活动组织过程性资料,总结组织策略,汇编成幼儿情绪管理手册,为今后教师开展情绪管理活动提供参考。 3.形成具有系统性、借鉴性和适用性的大班幼儿情绪管理课程。 (二)无形成果 1.丰富本园大班幼儿对情绪管理的识别,使其拥有积极的生命情感和美好的心灵,能尊重他人、接纳自我、养成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身心健康地发展。 2.提高本园及教师对幼儿情绪管理的重视程度,丰富教师情绪管理的组织策略。 3.引导家长正视与幼儿讨论关于情绪管理的话题,掌握疏导策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