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报告:小学数学课后延时辅导“测-批-辅-练+读”的模式实践探究中期报告 小学数学课后延时辅导“测-批-辅-练+读”的模式实践探究 一、课题研究的概况 近年来,因为课后作业辅导,家长与孩子的矛盾凸显。家长为难,学生痛苦,进而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究其原因:作业过多;孩子们在家诱惑太多,不自律,完成作业拖拉;孩子的基础或者能力不足;家长比较忙,缺少时间和精力等。加之“双减政策”的落地,一些家长依赖的辅导机构也相继取缔,导致课后辅导的矛盾更加凸显。 为了切实服务到更多的家庭和学生,课后延时服务在各个中小学校大范围铺开。学生的课后作业及相关辅导自然而然地落到了一线教师的身上。因此课后延时辅导的形式和效果也成为一线的数学教师重点思考和探究的问题,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发现课后延时辅导存在以下问题: 1.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后延时辅导形式多样,效果不一,存在较多的问题,学生的反应也区别很大。 2.一线教师对于课后辅导不够重视,单纯的看成陪着写作业,或者当成练习评讲课,不能科学设计,凭感觉进行。受平时习惯影响较大,加上一人精力有限,不能照顾到更多的孩子,不利于满足不同层次同学的不同发展需求。 3.我们学校目前缺少一个更行之有效的课后延时辅导模式,对一线教师的辅导行为进行指导。 基于以上的现状和问题,我们数学教研组决定进行小学数学课后延时辅导模式的实践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初步形成了“测-批-辅-练+读”的辅导+提升的模式。在探究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一定的经验,也还有很多的不足。在学校的支持下,我们决定进行更为深入,更细致,更有推广价值的课后延时辅导模式。 二、课题前期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 2021年3月10日,我们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组长的带领下参加了学校小课题开题报告论证会,通过本次会议的召开,我们更加清楚我们课题的现状,同时我们也明确研究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理清了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案。知道了如何借助理论,指导实践,从多层面,更科学合理、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并获得了学校领导的肯定和支持。针对小学数学课后延时辅导的现状分析,我们课题组成员结合校领导和全校数学老师的建议和讨论进行了开题报告,研究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课题小组参与学校的课题论证会,听从领导和教师的指导和意见 会后,课题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召开课题组会议 (一)课题的研究目标 1.通过对小学数学一线教师的习惯辅导模式现状的调查,了解他们的普遍辅导模式,分析其优点及存在问题。 2.通过对各种课后延时辅导模式方式的对比、尝试和修正,形成“双减”政策背景下更适合为每一个孩子服务的,切实可操作的,有效的课后辅导模式课后辅导模式。 3.小学数学课后延时辅导模式,重视实效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培养,引导学生意识到,完成作业重要,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更重要。让他们在学校的时间里都能快乐的学习数学和提升自我! (二)课题组成员分工情况 课题负责人:张金玲 负责课题的全面工作,基于初步设想,建立课题组,设计课题研究方案,汇总、整理资料,完成申报。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及计划,课题组成员进行责任分工。对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学习,协调学校专业领导培训,整理学习资料,供成员查阅、学习。组织成员定期进行研讨活动,总结经验,反思不足,统筹安排下一步活动计划和方案。 张丽敏,杨 利:参与到各项前期活动中,献言献策,积极探究,依据需要制作调查问卷,和座谈会问题卡,收集、分析数据,明确现状问题,指导下一步的实践研究。调查本县城及周边学校课后延时辅导模式现状,并写出调查报告,供团队成员研究,分析利弊,取长补短。 刘洋萍,康可可: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进行课后延时辅导“测-批-辅-练+读”模式实践探究。运用不断完善的研究成果指导本校课后延时辅导“测-批-辅-练+读”模式。积累素材,并写出阶段性报告。收集整理团队的相关研究成果资料,及时分类整理并存档。 (三)发放问卷调查,了解一线数学老师的辅导现状 为了更好的促进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全校的数学老师的延时辅导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我们发现我们学校各个年级的数学延时辅导不尽相同,效果也参差不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重视不足,缺少规划。在进行辅导之前,部分教师存在目标不明确,要求不清楚,措施不到位等现状。有些时候还会出现占用延时辅导时间,进行集中讲课。 2.作业通常都是统一的质和量。通常一个班,甚至一个年级都布置相同的作业。但是学生的学习程度和能力不同,很难保证每一个层次的孩子都能有事可做,学有所得。教师对于不同层次的孩子的关注度也不够。 3.辅导的范围和深度有所欠缺。普遍存在一个延时辅导,辅导不了几个孩子,而且练习度跟不上,老师的辅导效果大打折扣的现状。这也是出现集中评讲的一个重要原因。 通过此次的调查问卷,发现问题的同时,我们也了解了很多有价值的做法,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和灵感: 1.师生和生生共同辅导。辅导工作不是教师的专利,充分利用学生,增加辅导的广度,同时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给学有余力的孩子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家庭作业与延时辅导相融合。针对家庭作业中的重难点题目及相关知识点,进行前练和辅导,辅助学生更加高效的完成家庭作业。 3.充分尊重孩子的自主时间。完成作业之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安排。画画、下棋、读书等可以自由选择。老师也可以及时批改作业,进行个别辅导。 此项调查分析帮助我们课题组了解了一线数学老师的辅导现状,发现了一些问题,同时也有所收获和启发,为课题组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四)进行理论学习,提升课题组成员的思想意识,夯实理论储备 在学校成立的教师读书成长共同体中和学校老师一起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专著和班级管理书籍,通过阅读打卡、研讨分享等形式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班级管理能力,给教师充电。我们课题组趁着这股东风,多次采用自主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我们一起读了如:2022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薛瑞平班级日志》、《做幸福的教师》、《如何成为高效能教师》、《给教师的建议》和《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等理论书籍。针对学习过程中新的发现、新的灵感、新的问题,在集中学习时课题组成员共同探讨,检验其可行性。经过几个月的理论学习,课题组成员知识储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提高了理论水平,更新了思想观念,为后期的课题研究的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课题组成员积极进行读书活动 加强做科研的理论学习 课题组成员参与学校的读书分享交流活动 针对多方面的调查分析和学习交流得出的结论,我们课题组认真研究解决方法,使课题迅速进入了研究阶段,并开展了如下工作: 1. 每周进行一次辅导模式观摩研讨 课题组的教师结合课题组的研究,及自身经验,精心设计测-批-辅-练+读的辅导模式的各个环节,其他成员进行观摩、研讨,保证每周进行一次。首先由展示的老师讲述设计的目标,及实施过程中的收获和反思,其他课题组成员在此基础上对其可行性进行研讨和论证,成功之处及时总结经验,有待改进的地方重点进行研讨,寻求更好的解决策略,期待后续的验证。也请其他年级的一线教师和领导进行评价和指导,虚心接受,并及时改进和实践。 2. 主动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后辅导模式 同样的教学时间,相似的生源,为什么有些教师所带班级的成绩稳步提升,有些教师则力不从心?抱着“偷师”的心理,课题组成员多次对优秀教师的课后延时辅导进行观摩,从辅导的各个环节、教师的辅导程度及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堂状态等多方面进行学习,然后一起分析其优势,进而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借鉴和实践。学习了经验,总结了教训,及时调整、完善辅导模式的各个环节,并对研究的成果进行汇总、修改和完善。 三、课题前期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问题1:重视不足,缺少规划。在进行辅导之前,部分教师存在目标不明确,要求不清楚,措施不到位等现状。有些时候还会出现占用延时辅导时间,进行集中讲课。 策略:制定延时辅导简案。 在进行延时辅导之前,制定本时段的简案,对任务的布置,不同层次的学生所要达到的程度进行初步的预测和设定。简案主要以学生当天或者近段学习的重难点,及出现或者存在的问题为依据进行目标设定,对每一个环节的任务和时长有一个大概的制定。准备有针对性的测试题,及配套的强化习题。完成测试时长10分钟左右;批改、分类10分钟左右;个别辅导及练习20分钟左右,其余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安排。测试的题目。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即针对同一个知识点进行不同难度的训练。 效果:通过实践应用,延时服务在学生和老师的认知中变得忙而有序,不觉得劳累、漫长或者无聊,老师感觉到辅导的有效性,降低了集中评讲的次数,促进减负增效。学生则感受到学有所依、学有所得,不在胡乱抄写作业,敢于和老师、同学交流,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和乐趣。 问题2:作业通常都是统一的质和量。通常一个班,甚至一个年级都布置相同的作业。但是学生的学习程度和能力不同,很难保证每一个层次的孩子都能有事可做,学有所得。教师对于不同层次的孩子的关注度也不够。 策略:课堂分段、作业分层。 将课堂大体分为测、辅(自主作业)、读三个环节,测试环节全员参与,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个别辅导和针对性练习时,其他同学自主完成当天作业,整体完成以后可以自主阅读数学读物,进行自我拓展。对于家庭作业进行分层设计,分为必做题和挑战题,完成基础作业的同时,激发挑战兴趣,也缓解学困生压力。 1. 批改-分类-自主作业同步进行。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测试练习题,老师批改的同时,将试卷分为全对,自行订正,需要辅导三类,同时学生自主完成当天作业,充分利用延时时间。 2. 家庭作业分层设计。制定激励措施,例如:授予“讲师”称号,可以去辅导、帮助他人,免一次基础练习题,给家长发报喜短信等。鼓励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勇于挑战,锻炼思维。 3. 自主阅读,提升自我。完成当天的作业任务后,可以自主阅读数学课外读物。籍此开阔学生的眼界,发展思维的灵活性,感受数学的价值,从而更加热爱数学。 效果:通过在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段进行实践,这一设置普遍得到老师和学生们的认可。老师们可以通过测试题及时检验学生一天的掌握情况,强化必考知识点,及时给予一些孩子必要的指导,是对学过知识的复习,更是对新知的铺垫。将辅导课堂分段,学生们分段完成任务,环环紧扣,不觉得一节课漫长,每个人都有事可做。同时老师的辅导,优秀生的辅助也让后进生学有所依,不觉得困难,分层作业也可以减少他们课后的作业的压力。学有余力的孩子可以去帮助老师和同学,也可以自我拓展提升。 问题3:辅导的范围和深度有所欠缺。普遍存在一个延时辅导,辅导不了几个孩子,而且练习度跟不上,老师的辅导效果大打折扣的现状。这也是出现集中评讲的一个重要原因。 策略:师生辅导,生生互助。 师生辅导是指老师先辅导一部分孩子,一般是错误集中,需要点拨的中等生,在他们练习掌握后,去对掌握较差,接受较慢的孩子进行一对一辅导。生生互助,则是针对家庭作业,尤其是分层作业中的拓展题,他们可以一起探究、讨论、尝试解决,老师从旁辅助,给予必要的指导。 1.根据测试的批改情况,将试卷分为全对,自行订正,需要教师辅导和需要需要学生辅导四类。教师辅导的同时,可以让全对的辅助自我订正的同学,然后依据学生特点进行一对一辅导。此时其他孩子开始完成家庭作业。 2.对于分层的拓展作业,对于完成或者咨询的孩子进行首要的辅导,然后他们便可以去帮助其他同学,这样便极大的扩展的辅导的范围,同时也让辅导有了深度,给了优等生探索、拔高的机会。 效果:经过不同教师的实践反馈,我们发现这样的辅导可以很好的提高教师辅导的广度和深度。教师不需要在延时辅导时间进行集中讲解了,学生们也可以尽快完成家庭作业,给自己留更多的自由时间,很好的克服了师生间的矛盾。学生普遍反应,在课堂上相对比较自主,在固定的环节里,却是自主决定自己的任务。在完成家庭作业的同时,还可以有较多的机会去学习知识和提升自我。 分层的作业让那些需要辅导的孩子,在课后也不再会有很大的作业压力。
尝试书写课后延时辅导简案
设计测试习题
测试后及时批改
师生辅导、生生辅导,共同进行,提升辅导效率
辅导后再练习、在批改
完成作业后,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提升自我 四、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1.考虑学生的作业量,测试习题是否应该跟家庭作业有所重叠,或者家庭作业一致量适当减少。同年级之间作业是否应该一致? 2.在延时辅导的过程中,我们追求“求同存异”的状态,虽然学生的任务大体相同,但是完成的时间和程度有不尽相同,因此导致课堂的状态不统一,看起来没有良好的课堂秩序。 3.我们在进行生生辅导的时候,不能单纯的看测试结果,还应考虑学生的性格和喜好,选择什么样的孩子去辅助课堂辅导,哪些孩子需要老师特别帮助?这要建立在老师对学生了解的基础之上,同时又要对其有一定的锻炼。这些工作对老师把握学生情况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少会增加老师负担。 五、课题研究的下一步思路和打算 1.继续加强课题组成员的学习,着重在班级管理和学生的了解和认知方面。将测-批-辅-练+读的课后延时辅导模式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细化,让其更具有操作性和高效性。 2.加强推广和应用,在小学的各个学段进行实践应用,同时进行总结和反思,积极修正,最终形成完整的,具有普适性的课后延时辅导模式。 3.学生们普遍存在一种状态,即作业完成便无所事事。因此我们课题组将加强探究,寻找更多的方法和策略,鼓励和辅助学生重视,并积极参与到生生互助、班级管理、自我拓展中来,争取既有挑战又有乐趣。 在接下来的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将保持学习,继续开展深入、扎实的研究。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指导下,在课题组长的带领下,让研究的成果能在实践应用中更加的易于操作、行之有效,关注知识的学习,更关注学生的成长。让老师和学生都能忙而不乱,忙而不难,忙有所得,忙有所乐。
——《小学数学课后延时辅导“测-批-辅-练+读”的模式实践探究》课题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