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教育科学课题研究平台欢迎您! 全部课题登录

课题名称:农村学校语文课上的道德多元价值取向的渗透与发展

积分标准及内容要求操作手册
5 成员
71 话题
183 回帖
立项
2019-05-20
开题
2019-06-18
2019-09-15前
中期
2019-12-03
2019-12-30前
结题申请
2020-05-04
2020-05-16前
结题
  • 《农村学校语文课上的道德多元价值取向的渗透与发展》 中期报告

    《农村学校语文课上的道德多元价值取向的渗透与发展》中期报告

     

    一、课题研究概况

     1、课题的由来

     一直以来,我国都把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放在了教育的首位,因此我们也喊出了一系列的相关口号,还开展了诸多的活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道德教育始终还停留在喊口号的阶段,并没有真正地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更不用说通过语文课这个道德教育的主阵地来进行渗透教育了。

    此外,再看我国的发展现状:我国处于一个政治、经济都在逐步向多元化转变的特殊时期,它迫切的需要大批的拥有道德多元化价值取向的新型人才来完成这个转变。那么,作为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的我们就肩负着这个时代重任。

    因为,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国际化,而世界其他的国家都十分重视公民教育,所谓公民教育(citizenship  education)就诞生于西方国家。虽然很多西方国家的公民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不尽相同,但是他们的基本教育理念是相同的——培养人的道德多元化价值取向。

    而中国目前已经进入了与世界接轨的民主和法制的社会,开展公民教育也是早就提出来了。早在2005年,当时的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在出席郑州大学教育中心揭牌仪式时就明确的指出: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我们建立公民教育体系,要求提高公民素质来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如果说我们在新时期要和世界竞争的话,首先的问题是提高公民素质,我们的技术、资源,包括经费都可以从国外引进,唯一不能引进、需要靠我们自己的就是公民素质,因此加强公民素质的研究和教育是我们国家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也是重大的现实课题。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可见,语文教学与德育工作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逐步渗透道德多元化价值取向的理念,使孩子们的道德价值取向与语文教学工作同步协调有序地发展。

    2、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1)、课题的研究目标:以农村小学为基点,以语文课堂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整合校内外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落实课题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力求把我们的语文课堂打造成丰富的、多元化的、彰显学生个性的生本课堂,让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逐步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2)、研究内容

    道德多元化价值取向并不是一个新名词,但是真正渗透于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并不多见,至少我是没有见过。因此,我想做个大胆的尝试,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目标引领,有的放矢。我认为语文课要想渗透学生的道德多元化价值取向,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考虑到课堂的学习目标就要多元化。

      第二、跳出文本,大胆创新。教师必须大胆的跳出文本的局限,以独特的视角和思维方法引导学生试着揣摩编者选编该课文的目的。然后说出自己读后的感受或疑惑,也可以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而其他同学就充当听众兼评委。在这期间,老师也可以作为学生共同参与学习。

      第三、教学相长,评价相辅。课堂评价要真实有效地发生,它不应该是教师个人的独角戏,而应该是全班学生人人参与的大家唱。因为只有这样的评价才能催生出真正多元、高效的课堂。

    第四、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语文课一定要有一定比例的诵读时间,而且是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的有效诵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用评价(可以是老师的评价,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或相互评价)和问题来激励每个学生参与到诵读过程中来。

    3、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准备阶段:走访调查、查阅相关的文献和资料

    实施阶段:关于理论研究主要采用调查报告的方法

    关于具体实施主要采用课堂实践和追踪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总结阶段:主要采用论文的形式

    我们的课题研究并不是只有理论,我们重视的是实践,我们会把自己在一线教学的困惑和经验都以论文的形式展示出来。这也就是西方社会所说的行动研究

    4、研究分工

    王志英:课题负责人,2002年参加工作,中小学一级教师。所带的班级曾被评为县级“文明班级”,个人先后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教师”、“郑州市骨干教师”、“郑州市优秀班主任”、“中牟县优秀教师”和“中牟县名师”。从教十七年来,一直奋战在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的第一线,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都抛洒在了农村小学教育这片热土之上。负责本课题的立项、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项申请等工作。

    李小青:课题组成员,中牟县郑庵镇福山小学教师,本科学历,长期在农村小学教育一线工作。她心思缜密,负责本课题的资料收集工作。

    杨领会:课题组成员,中小学一级教师,市级骨干教师,长期在农村小学教育一线工作。是个行动派的老师,在本课题组负责行动研究。

    白丽娟:课题组成员,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县级优质课一等奖,县优秀教师,2017年主持的《农村小学生家长参与家庭作业辅导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获中牟县科研成果二等奖。负责本课题的论文撰写工作。

    申勇坡:课题组成员,体育教育专业,中小学一级教师,曾获得郑州市优质课二等奖,县级优秀教师,县级骨干教师,县级优质课教师。擅长理论论证,负责本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理论论证。

    二、课题前期开展研究情况综述

    (一)、课题前期开展研究情况

    在过去的半年多时间里,围绕着《农村学校语文课上的道德多元价值取向的渗透与发展》这个课题,我们调查走访学生、家长、老师,我们潜心研究,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和农村学校的特点,我们精心策划了一系列的活动来渗透、助力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多元化。

    第一、切合节日主题的实践活动助力道德价值取向多元化

    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老师、亲人都毫无保留地给予了他们无私的关爱。但是,我们不仅要让孩子会感受爱、接受爱,我们还要教育孩子怎样去回报爱。我认为感恩教育也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多元价值取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借着母亲节的东风,我们也在实验班级组织开展了我让妈妈露笑脸主题班会系列活动。尽力为孩子营造感恩文化,力求让孩子们在知恩、感恩、报恩的系列活动中学会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心他人、热爱学校、回报社会。

    此外,我认为社会实践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有效途径,还是学生道德多元价值取向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整的教育,应该是要把孩子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培养的工作。因为孩子的成长不仅需要知识灌溉,他更需要灵魂的滋养、道德的浸润!为了避免让我们的教育变成没有灵魂的教育,我就大胆地利用每周四作文课的时间带领实验班级的孩子们分别去了去晨鸣生态园中牟县四牟园”“福山社区等地进行了不同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参加一次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团结协作能力、野外生存能力等都逐步增强了,更可喜的是孩子们的社会公德意识也在悄然滋生。谁能说这不是孩子们的道德价值取向正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大步迈进呢?

    第二、主题鲜明的研学活动滋养道德价值取向多元化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古往今来,多少人迷恋她的风采。今天,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也出现了许多关于黄河的文章,如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四年级下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七年级下册《黄河颂》、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等文章。使学生认识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被誉为母亲河;但是千百年来,黄河又给中华民族带来过深重灾难,是世界上公认的最难治理的河流。

    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黄河时指出:中国有着5000多年连续发展的文明史,观察历史的中国是观察当代的中国的一个重要角度。读懂了黄河,你就读懂了中国,你就读懂了人类的发展史。因此,2019年9月28日,中牟县福山小学的同学们齐聚黄河之滨,跟着总书记的脚步,开展了研读黄河的研学旅行活动。我们瞻仰炎黄像,我们聆听黄河强有力的脉搏,我们追寻祖先的足迹,亲身体验、用心领悟伟大的中华精神。这次别开生面的研学活动让学生增强了团队意识,磨炼了意志品质,让学生亲近自然、感悟文化、释放生活热情,更在学生心灵上烙下了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深刻印痕。孩子们的多元化道德价值取向也在悄然滋生。

    第三、走进名校,走近名师,开拓视野,引领道德价值取向多元化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读书如此,教育亦如是。2019年7月16日,我们课题组成员一行不远千里,赶赴青岛市城阳区第二实验小学取经学习,课题组成员认真聆听了青岛市城阳区第二实验小学教导主任的精彩报告,该报告中所涉及到的学校教师的团队建设、教师成长、学生的习惯养成以及校园的多元化课程建设等方面都让我们受益匪浅。从而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对语文课堂道德多元价值取向这个课题的研究,因为我们已经从实验二小看到了多元化课程的魅力,我相信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可以走向多元化,孩子们的道德价值取向也会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这趟山东之行,让我本已闭塞的思路再度打开,原来学校课程可以多元化,语文课可以多元化,当然,这些多元化的结果必将催生学生的道德多元化价值取向。

    此外,我们还走进全国名家论坛,近距离聆听了诸如管建刚、孙双金、吴勇等全国知名的教育专家对语文课的不同方式的解读。从而让我们对语文课上的道德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的渗透与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知,也为我们今后的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

    (三)、课题前期研究阶段性成果

    根据农村学生的接受教育现状以及他们的思维发展规律。我们经过长期的追踪调查和研究实践,并多次走进名家课堂去取经,总结出了以下几种让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的方法:

    第一、老师用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课堂评价语催生孩子们的道德价值取向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纵观现在农村学校语文课堂上老师的评价语,那就是单一、匮乏,翻来覆去也就是“好”“嗯”“对”“不对”几种简单乏味的评价。试想:在这样的评价语中学习的孩子怎能提起学习的兴趣?更别提道德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了。

    因此,我们在参与试验的班级试着推行了一套课堂评价语。我们的评价语不仅目的明确,而且针对性很强。例如:对于朗读,我们设计了这样的评价“你的朗读让我听出了XX”“ 你的发音可真准,但是你的声音若是能再大些,就更完美了”;对于学生的小练笔,我们设计了这样的评价“你的语言太丰富啦”“你的想象力可真丰富”“XX这个词语准确生动地写出了……”;对于课堂提问的回答,我们设计了这样的评价“你对问题那深刻的洞察力让老师都自叹不如“你的思维可真敏捷”……此外,我们还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同桌互评,甚至引导学生去评价老师、评价课本中的人物。

    就这样,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各种评价语花样百出,思维的碰撞也更加激烈了。无论是被评价的学生,还是评价别人的学生,他们的道德价值取向的多元化都在无形中得以催生。

    第二,用不同形式的阅读来滋养学生的多元化道德价值取向。三毛这样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我也始终坚信阅读是学生道德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必备土壤,因此我们在试验班级安排了形式多样的阅读课。如:在一、二年级由老师领读,学生拼读;三、四年级则由全班学生共读一本书,读完后分组开读书讨论会,老师随机参加各个小组的讨论,期间必须保证不干扰学生的任何观点,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在阅读、讨论中逐渐多元化;五、六年级的阅读则分为课上阅读和课下阅读两部分,先由各小组共同讨论出自己喜欢的主题,然后由老师推荐与该主题相关的书目,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目去读,每周召开一次读书沙龙,由各位学生向大家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目,并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老师也可参与。

    我坚信:在这样的阅读环境中走出来的孩子,他的道德价值取向必然是多元化的。

    第三、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助力孩子的道德价值取向多元化。如果说读书是在为孩子的多元化道德价值取向打底色,那么实践活动则是在助其成形。比如:我们在参与实验的班级安排了每周一次的成语接龙和说话接龙活动,以及每月一次的百家论坛活动。从而从根本上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同时也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应变能力均得到了锻炼和发展。

    此外,在不同的时间节点我们还开展了切合节日主题的实践活动。如:母亲节的“我让妈妈露笑脸”,植树节的“我和小树一起成长”等。根据学生的成长和道德价值取向多元化发展的需要,我们还开展了校外研学活动,如:去晨明生态园研读生命的奥秘,到四牟园研读中牟,跟着总书记研读黄河等等这一系列的主题研学活动。让孩子们用眼睛去观察世界,用脚步去丈量世界,用手掌去触摸世界,用心灵去品读世界。在这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活动中,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在无形中就朝着多元化的方向蓬勃发展了。

    第四、论坛式课堂催发学生道德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去年我潜心拜读了孙皓晖教授的15年精心力作《大秦帝国》系列丛书。透过硝烟弥漫的战场,我看到了于战火中傲然挺立的诸子百家璀璨的文化顽强的生命力。作为教师,我的职业敏感性让我捕捉到了当时那个混乱的年代里,各种学术得以蓬勃发展的根源——论战。无论是天下文化的渊薮稷下学宫,还是红极一时的墨家学派,他们无一例外都采用了论战的形式来推动文化的巨轮滚滚向前。

    我突发奇想,我们的课堂如果也用论坛的形式来进行。是否更利于催生学生道德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呢?经过我们课题组成员反复调查论证。我们初步制定了一套适合现代小学语文课堂的论坛模式。并在实验班级进行了一个学期的试用,其间,课题组成员还反复对其修改完善。现在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论坛式课堂模式,并已在我镇两所学校推广使用。

       我们把论坛式课堂分为大论坛和小论坛,并让其交错并行。首先是论题的筛选,教师和学生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来熟读课文,确定论题,老师和学生都能提出论题,论题主要围绕文章的中心、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表达方法等方面来确定。各位同学确定好自己的论题后,先在小论坛(由前后桌六人组成一个小论坛)筛选,然后确定该组的论题,最后各小组派人呈现自己的论题,由评委会(全班同学共推的四个各个学习阶层的代表作为评委)确定本课的论题(最多不超过三个)。然后各个小组就围绕确定的几个论题去准备资料。

    其次是论坛的设置,一般论坛都安排在第二课时(论战比较激烈的就安排两课时),首先由提出该论题的分论坛选派一名学生作为坛主来阐释自己对该问题的主张和理解。然后由其他分论坛选派人员去和坛主论战,最终由获胜的学生推广自己的观点。

    这样一来,每节课,学生的思维都在跳跃、在碰撞,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更重要的是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已经逐渐趋于多元化了。

    三、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我认为社会实践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有效途径,还是学生道德多元价值取向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要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农村家长来说,他们思想上勉强认可,行动上却不够重视。因为家长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学校追求的是本校的升学率,因此,社会实践就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鸡肋了。但出于对学生的道德多元价值取向的培养方面的考虑,我更多的思考的是: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哪里?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这本书里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如果我们只是教给孩子书本上的知识,不去考虑孩子的思维、道德、行为等方面的发展,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不能算是完整的教育。完整的教育,是要把孩子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培养的工作。因为孩子的成长不仅需要知识灌溉,他更需要灵魂的滋养、道德的浸润!

    但是,究竟该怎样去协调孩子的考试和实践活动、课外阅读之间的矛盾呢?又该怎样去转变家长、学校领导对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和道德价值取向多元化之间的认知偏见呢?此为我们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最大的困惑和阻力。

    四、根据专家建议或意见的修改措施及课题研究的后段设想

    针对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与困惑,我们课题组成员分头走访了学生、家长、学校领导、任课老师,去寻找问题的症结,去发现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走访、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和任课老师还是比较喜欢社会实践活动和课外阅读的。但是家长和学校领导主要是担心我们所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课外阅读活动,一方面会让学生分心,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另一方面他们还考虑到学生的安全问题。

    鉴于此,我们又请教了一些教育专家,还走进诸如管建刚、孙双金等教育名家的课堂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从教育名家的课堂和讲座中得到了启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具体方法是:首先,我们通过谈话、家访、开见家长会等等方式,让家长和学校领导明白,社会实践活动,是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有效途径,还是学生道德多元价值取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引导学生适时、适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有效补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言行一致方面的不足。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从而真正达到知行合一。而课外阅读则是在为学生的学习、人生打底色,不仅不会影响孩子的成绩,反而会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其次,为了打消家长和领导对学生安全方面的顾虑,我则引用了湖北省实验小学校长的一句话“我们小时候不也是整天爬高上低的吗,出事了吗?孩子的肢体协调性和灵活性都是在活动中得以锻炼的。”所以,我就大胆地利用每周四作文课的时间带领实验班级的孩子们分别去了去晨鸣生态园中牟县四牟园”“福山社区等地进行了不同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而且每次活动,我们都会邀请有空的家长和学校领导全程参与,从而让他们亲眼看到活动的安全性,看到活动的效果,进而让他们打消所有的顾虑,反过来支持我们的各项活动。

    第三、用事实告诉家长和学校领导开展这些活动的必要性。通过参加一次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团结协作能力、野外生存能力等都逐步增强了,更可喜的是孩子们的社会公德意识也在悄然滋生。谁能说这不是孩子们的道德价值取向正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大步迈进呢?而这些,家长和学校领导则看在眼里,喜在眉梢。还有就是,在过去的将近一年时间里,参与实验的班级的学生家长纷纷反映孩子越来越爱读书了,原来怎么禁都禁不了的电视、电脑、手机都已经吸引不了这些学生了,因为他们爱上了读书。关键是,参与实验班级的学生的考试成绩都是遥遥领先与其他班级。

    至此,我们在课题研究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都已迎刃而解。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我们会再接再厉,持续开展、大力推行我们的研究成果。

     

     

     



您还没有登录,登录后才可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