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教育科学课题研究平台欢迎您! 全部课题登录

课题名称:小学三年级作文语病现象及改善策略研究

积分标准及内容要求操作手册
5 成员
85 话题
366 回帖
立项
2019-05-20
开题
2019-05-24
2019-09-15前
中期
2019-12-23
2019-12-30前
结题申请
2020-03-29
2020-05-16前
结题
  • 小学三年级作文语病现象及改善策略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三年级作文语病现象及改善策略研究中期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概况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中段习作的要求中提到,“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课程标准对中段学生的习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意味着学生不能止步于现阶段的表达水平,经过课堂教学要有质的飞跃。

    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作文中出现语句不通、逻辑混乱的现象颇多。教师在批改作文草稿时,通常是勾勾画画、圈圈点点,最后连蒙带猜,也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学生作文中出现的语病现象比较严重,这也成为困扰不少学生写作文和教师批改作文的难题。针对这样的现状,我们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和作文批改方式的变革,希望提出能够改善作文语病现象的行之有效的策略。为此,课题组成员搜集相关研究的文献资料,并进行持续性的理论学习,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从而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学生作文中的语病问题,我们还精心设计了调查问卷,组织学生认真填写问卷,细心地统计和分析问卷结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此外,我们还开展了多样化的作文课堂教学研究,录制了相关的微课,并对学生作文的评改方式进行探讨和实践,研究工作取得了初步的进展和一定的成效。

    二、课题前期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

    (一)制定课题中期工作推进计划表

    课题中期工作推进计划表

    一、制定课题实施的具体执行计划。

    二、研究课题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主要方法与措施。

    1.立足课题教研,调查分析成因。

    2.学习他人经验,科学研究对策。

    3.事件归结理论,理论指导实践。

    三、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1.撰写了课题调研报告和教师学生的问卷。

    2.在多次的课题研讨以及课题实施过程中,老师的教学观念也得到了根本的转变。

    四、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 课题研究过程中没有注意收集所有的过程向资料。

    2.需要更多成型的实战经验。

    五、下阶段研究计划及确保最终成果的主要措施。

    1.进一步将强理论学习,提炼研究成果,发挥引领作用。

    2.课题组成员总结研究经验,撰写研究论文。

    3.继续上传各种资料,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不断完善此课题,总结经验。

    六、作文语病的分类整理与分析

    (二)加强理论学习,统一提高认识

    为了让我们的研究有更强大的理论指导,也让我们能够站问题之中去看问题,我们课题组成员积极进行理论学习,并通过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两种方式,进行业务熟悉,能量补充,以保证游刃有余地完成后期各项研究任务。在此期间,课题组成员分别按照既定要求,广泛涉猎文本资料、教育教学专著、网络影像资料,深入学习、深刻反思。

    (三)作文语病的分类整理与分析

    小学三年级学生作文中的语病现象种类繁多,有些语病出现的频率较高,十分醒目;有些语病是个别现象,偶尔出现。我们通过整理、归类,大致分为以下三大模块:

    (1)常见语病:这类语病在学生作文中随处可见,易于察觉,但学生自己意识不到。如:语句重复啰嗦、用词或搭配不当、错别字。

    (2)一般语病:这类语病也时有出现,通常是由学生书面语言不规范造成的。学生通过自读作文,可以发现并修改。如句子成分残缺、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

    (3)个别语病:这类语病偶尔出现在学生的作文中,学生通常不知道如何修改,这一定程度上是学生目前的表达水平所限制。如指代或表意不明、逻辑混乱,分类不当。

    分析:小学三年级学生作文中的语病问题相对比较集中,并且有可以改善的空间和途径,我们通过具体的实施策略,可以达到减少语病,使用规范的书面语言的目的。

    (四)精心设计,组织问卷调查。

    课题组成员以小学三年级作文语病现状为切入点,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当前三年级学生在作文语病当中出现的问题。随后通过对问卷的数据进行详细分析,从而得出相对正确、科学的结论,并思考这一现状引发的相关问题,进而能有针对性的提出修改语病的合理化的建议和改善语病的具体策略。

    本次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以小学三年级任课教师和学生为调查对象,制定了小学三年级作文语病改善策略研究调查问卷(教师卷和学生卷),力求问卷调查的结果真实、有效,并且具有全面性和普适性。针对问卷调查的结果,我们会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讨;依托问卷调查的结果,探究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

    (五)多次研讨,确定方向思路。

    论文自开题以来,课题组成员对课题研究的准备工作就十分重视,我们根据自己的专长,分工负责不同的模块,可以让研究工作由面到点,由整体到局部,全面地有条不紊地展开。从开题到中期,我们一共进行了6次研讨活动。第一次进行了课题方向的选择和课题研究申报工作;第2次进行课题阶段性研究内容及分工和调查问卷;第三次开展了作文语病现象理论学习及应用研讨会;第四次开展了语病课例观察及反思研讨会;第五次进行了课题实施的阶段性总结及反馈。第六次是有关作文评改对语病改善效果的探讨。除了六次正式的研讨活动外,课题组成员之间也会针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随时随地地展开讨论。这样在正式的研讨活动中确定思路和方向之后,又在非正式的研讨活动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这两种形式相互结合,让我们的课题研究水平得到更好地提升。

    三、课题研究成果

    自从课题立项以来,我们以课堂为阵地,进行了扎实有效的研究,现将成果总结如下:

    (一)借助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明晰了我校三年级学生作文语病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教师在教授作文和评讲作文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和困惑。

    (二)以微课为抓手,将课题植根于课堂,促进问题的深层次思考和研究。

    1.积累下大量的习作中语病现象照片,并归类形成教学课件。

    课题组成员将平时习作批改中发现的共性问题进行拍照,同时进行分类处理,去探索错误的背后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这些资料全部来自一线教学,并且进行归纳总结,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整理下一个个生动的微课课例,一个个专项研究课件。课题组成员进行微课教学,将在习作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并进行微课课例专项教学。

    2. 学生对习作兴趣高涨,他们特别喜欢微课,喜欢反复观看微视频课例,成功的化解了孩子们对作文的畏难情绪。

    3. 学生通过微课教学,发现了形成语病的根本问题:阅读少和不善于表达。这是他们自己发现的,对于促进自我阅读的提升起到了很大作用,对于课题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4. 留下一个个有针对性的微课视频。

    老师通过微课,更加明确了课题的研究方向,并提升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精心准备的微课,成为教师深入研究的抓手和推手。他们可以更清晰的进行有效的语病研究。

    (三)以课堂案例为突破口,课题组成员全员参与听课、评课和研究性深入性开展提供支撑点。

    1.三年级习作中语病的课堂实录,记录下了课堂中每个细节,作为研究的观察点,从中找出教学中不足和出彩之处。

    2.针对课堂突出问题,进行教研专题研究,并将发现的问题和改进措施总结下来,形成文字,方便下一步研究工作开展。确立了行动研究的模式: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

    3.总结出课堂中可以推广使用的好方法,并记录下来,方便研究的可持续性发展。

    4.在全区开展专题语病现象研讨课,全区教师参与其中,提高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四)经过课题组的实践指导,作文前后的对比

    在整个课题研究中,课题组的成员从发现学生的语病、寻找成因、归纳语病种类到教给学生修改方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践和指导工作,针对同一类型作文,经过课例指导、方法传授,学生的写作以及修改作文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语病现象有随之逐渐减少。取得了以下成果:

    1. 学生在立意方面目标更加明确。

    这主要表现在学生在写作时,能认真思索要表达的思想,抓住主题,知道该写些什么,该往哪个方面写,以及如何去写。在立意具有积极性。

    2.思想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地方,一笔带过,或干脆删去

    学生在刚开始写作时,常常会出现重复啰嗦的现象,说了半天,意思一句话就总结完了。没有写出实际有意义的主题思想。课题组老师让学生把自己读写的作文读给别人听,让别人帮助提建议,或者让学生自己读,看哪些句子不通顺表达的意思不明确,根据老师归纳的语病种类,让学生来判断属于哪种语病类型,反复多次引导学生进行修改。一而再,再而三,时间一久,学生在写作以前,总会先把要写的话说想清楚了再写,这样写出的句子也更加干练精简,意思明确。

    3.通过老师的指导,学生学会自己修改作文。

    人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方法的指导远远胜于知识的传授。通过课例、微课、教师专项指导,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掌握了修改常识性错误的方法,这些方法的掌握,无形之中也帮助他们减少了作文中的病句现象。课题组的老师欣喜地发现,第一遍作文写下来之后,让学生再次修改时,能把常识性的语病找个八九不离十。有些学生甚至能给学生写出精到的评语。

    四、课题研究的疑难困惑

    经过一个阶段的努力,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疑难困惑,需要在进一步的实践中解答与修正。

    1. 三年级学生语病现象的典型性和突出性,让我们的调查、统计、分析工作难度剧增,在这个过程中,不免出现疏漏或以偏概全之处。

    2.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有些作文课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点不够,课题组老师打破传统,敢于破旧立新的观念还需增强。

    3. 学生在作文批改、评价和展示中,练习修改语病,减少语病,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课题组教师有些操之过急,有略微的手忙脚乱的现象。

    4.课题研究可参考的文献不太多,能够让我们借鉴的现成课例也十分有限,研究经费捉襟见肘。

    五、课题研究的后段设想

    按照研究思路,我将具体教学策略设计如下:

    (一)以游戏促写作。在课堂写作教学实施中,我们把提升学生写作兴趣当作首要任务。

    1.精心组织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开启表达之路,创造表达环境,激发表达愿望。孩子们刚接触作文,不理解作文的真正含义,有畏难情绪。我们就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鼻子游戏,奇妙的硬币,猜猜我是谁等一系列游戏活动,充分调动孩子好奇心,让孩子在探究中动手,动眼,动口。孩子参与活动,自然有话可说。

    2.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精心设计口语交际,让孩子有话可说。

    并提前让孩子围绕口语交际提前准备资料,以及进行问题预设,主动准备口语交际内容。不是被动学习,而是主动准备,积极参与,把口语交际课当初是同学思维碰撞的平台。

    (二)发动家长,提前让家长作为口语交际的帮手。

    让家长针对家庭环境,随时激励孩子进行口语表达,并指导孩子,把家庭亲子谈话记录下来。同时加大口语交际在家里场景的模拟训练,并做好各种资料收集与整理,做好问题的预设和交流。不是盲目走进课堂,而是有备而来。

    (三)加大作文范文评讲力度。

    用好范读,扩大表扬范围,孩子即使一个词语用得好,老师在批改过程中,做好记录,在评讲作文时,当众表扬,并进行范读,让孩子体验到写作成功的乐趣。

    (四)做好语病整理工作,并进行分类研究,以作文批改为抓手。

    重视作文的评改工作,所有参与课题实验老师,都做一个积极的研究者,扎扎实实做好案例的收集整理工作,及时反馈,及时整理,及时探究问题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推进语言规范化进行,让孩子从别人的案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并学着修改自己的作文,同时避免此类问题出现。




您还没有登录,登录后才可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