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开放型习题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开放型习题是指习题本身给出的条件不够完备,存在着没有被明确给出的隐性的可变 条件的一类题目。这类问题在题目本身的给定下,由于已知条件的不完备性,随可变条件 内容的改变,其结果也会相应的表现出不唯一的特点。
在物理习题中本身存在一部分开放型习题,在进行习题课教学时可以根据需要适当的 选取。但是对于现成的物理问题,开放型习题从数量上讲是比较少的,对于这种情况我们 可以根据发散思维训练的需要进行适当的开发。我们都知道,物理习题就是在特定的情境下,给出适当的条件集合和待求量,让学生应用物理原理与规律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 我们可以适当的调整条件集合的内容,从而得到开放型习题。
通常我们训练的题目都是非开放型的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集中思维或定势思维是 十分有利的,但定势思维的影响有其两面性即:正迁移和负迁移。定势思维如果发生正迁 移,那就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对解题方法的熟练运用,但是定势思维的负迁移又 会限制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导致发散思维发展的受阻。所以开放型问题对于习惯于集中思 维的学生来讲是一大挑战,对于题目中的隐性的可变条件,学生不能够准确全面的识别和 有效的利用,造成的结果就是考虑不周全或者不知如何下手。这种题目对于学生发散思维 的流畅性和变通性的培养是非常有效的,灵活利用此类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克服思维障 碍,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发散思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