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教育科学课题研究平台欢迎您! 全部课题登录

课题名称:“双新”背景下提升高中语文早读质效的策略研究

积分标准及内容要求操作手册
5 成员
73 话题
0 回帖
立项
2022-07-11
开题
2022-07-11
2022-09-12前
中期
2022-07-26
2022-12-26前
结题申请
2023-04-06
2023-04-14前
结题
  • “双新”背景下提升高中语文早读质效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问题和原因分析);二、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综述;三、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四、主要研究方法;五、研究详细计划。(请逐项填写,可另加附页)
    一、研究背景(问题和原因分析)
    本课题是在多年高中语文早读实践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困惑以及不断摸索探究的基础上,经课题组成员反复研究讨论而提出的。
    首先是“新课程、新教材”理念的深远影响。“双新”实施以来,我们经历了半年多的各类培训和教学实践,更深刻认识到语文教学和学习中背记能力的重要性和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的知识面、思维理解力的更高要求,不论是背诵篇目的增多,还是古诗文在教材中比重的增大,都很直观地感受到“双新”对学生语文基本功和能力的重视。这也对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提出更高要求,语文早读时间就更显得弥足珍贵,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并高效利用。
    第二是“新高考”对学生语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高考”语文试卷中除名句名篇默写直接考查学生的背记能力外,文化常识的判断,文言语句的翻译,古诗词的理解及与课内诗文的比较鉴赏,近义词语的辨析,写作中的各类引用与内容充实、语言有文采的要求等等,几乎每一道题无不与平时的读背、积累有关,加强语文背诵,提升早读质效确实是提高语文成绩的重要途径。
    第三是高中语文的学科性质决定的。语文不仅是一门语言学科,其基础性、实用性、工具性特点非常明显,其所关涉的知识能力可以说是无所不包,既有语言方面的积累运用,阅读方面的理解鉴赏,又有思维审美方面的训练培养,更有写作创造、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任务使命等等。如何适应“双新”背景下高中语文的学习,是每位师生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而大量的阅读和背诵是大家公认的学好语文的方法或捷径,读背能力是学习语文的重要能力,读背在语文学习中有其巨大作用。语文早读是我们提升读背能力和完成读背任务的主阵地,我们没有理由放任或忽视,一定要重视并认真研究,组织有序、高效、有质的早读来培养学生的读背能力和自学能力,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拓展学生眼界,锤炼思维,培养文学审美,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第四是与高中语文早读的现状或读背的现状不容乐观有关。其实大部分教师、学生以及家长都知道学好语文离不开大量的读背,但在具体的教学或学习中却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是语文教师方面。问题一早读背诵任务单一,不少语文教师仅仅布置背诵高考必备的篇目,周而复始,日日如此,教师自己都觉得索然无味。也有不少语文教师认识到了这一点,努力使早读背诵的内容丰富起来,但又过于随意,缺乏科学性、计划性和长期性。问题二早读背诵形式单一,仅仅要求学生背下来,缺乏背诵方法指导,缺乏根据背诵内容、班级学情去精心设计读背形式以激发学生的读背热情。问题三缺乏读背方法研究和指导,特别是对于不擅长背诵的学生,仅仅认为他们没下功夫,而很少具体分析和有针对性的指导。问题四早读背诵检查单一、面窄或不及时,背诵结果检查、提问反馈环节缺乏设计,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背诵激情,有时变成走过场的优秀学生展示而已。
    其次是学生方面。最大的问题还是认识问题,把语文背诵简单地等同与背诵64篇或72篇,高考不要求背诵的坚决不背,不少语文教师可能都经历过学生这样的质疑,“这些内容课本上没有要求背诵为什么要我们背诵”或“这些内容高考不考为什么要求我们背诵”等等。这样的认识仅仅把背诵的作用简单地设定为应对考试中的名句名篇默写,没有认识到背诵对整个语文各个知识板块学习特别是写作的重要意义,这类学生自然不会重视背诵,他们的语文能力和成绩可想而知。再者是学生背诵的效率不高,不少学生不细化背诵任务,一个早晨泛泛的读背,到最后哪一段哪个知识点都不能准确的背下来。当然,在平时的早读辅导中还有诸多问题,如读背声音小,精力不集中,不理解的死记硬背等等情况,这些都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加强研究,以期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法和策略。
    第五是有关高中语文早读方面研究的缺失。我们一线语文老师对早读有很多的困惑和思考并做了大量的尝试,但真正系统整理研究的较少,这也是我们课题组下定决心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重要原因。我们将把我们的认识、困惑、改进的措施和效果等等进行系统的梳理,同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加强高中生记忆力的训练和背诵能力的培养,以期全方位地提高高中语文早读的质效。
    第六是我校智慧课堂教学优势显著。我校平板教学在全市实施最早且最为普及,已实现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智慧课堂从六年前起全面铺开,现已规模化、常态化应用。教师可随时推送资料,了解学情,精准分层教学。语文教师特别是我们课题组成员要依托智慧课堂,充分利用平板,努力在早读背诵的内容方面进行优化充实升级。研究根据班情或个别学生的特点,利用平板推出“个性化”背诵套餐等等。同时研究开发多样检测样式,力求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并根据反馈结果及时加以调整优化等等。
    基于以上诸多方面的考虑,我们课题组下定决心要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对我校语文早读质效的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综述
    一般认为,高中语文的早读课作为课堂的延伸,应具备预习、巩固、拓展和反馈的功能。而“双新”背景下,高中语文早读课的价值需要被重新评估,而早读的内容、形式也需要适时更新和优化。“双新”要求高中语文教学注重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其思辨性和创新性思维,同时关注和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审美趣味,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力、文化自信力和归属感。这一要求更应纳入早读课目标和设计中,真正让早读课“活”起来,达成早读与课堂的有效衔接、交互与整合。因此,研究新背景下高中语文早读课的优化策略非常必要。
    学界目前关于“‘双新’背景下依托智慧课堂提升高中语文早读质效的策略”研究较为少见。但有关“双新”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研究对我们的早读研究也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如上海中学的毕伟玉老师在《高中“双新”背景下的语文学科教学探索》一文中,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纲,并总结了新课堂提质与“三高”(高立意、高思辨、高互动)教学模式的融合。而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杨勇则强调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化测评,能够有效检测“双新”的实施效果,并适应新高考的样态。胡精美老师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四点“关注”》一文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首先转变教育理念,与时俱进,牢记立德树人,关注教学设计的整体性,探索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这三篇文章对“双新”背景下高中语文早读目标、形式及测评方式的探索和教师育人理念的更新,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当然,学界关于“高中语文早读课有效性”的探讨由来已久,这方面的论文大体主要分析高中早读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如贾亚萍在《构建新早读课 渐入诵读佳处——北师大庆阳附校语文早读课实践》一文中指出高中早读存在诵读盲目性、内容单一、有效性差、缺乏科学的检测工具和评价体系等问题。并开出了“药方”,即诵读文本多元化,诵读内容主题化、模块化,检测方式多样灵活,从而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提高早读课的质量。该文以名校早读课为研究案例进行观察,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对策。虽未关涉到“双新”和智慧课堂对高中语文早读的影响和意义,但至少构建出了新型的早读课模式,对问题的发掘和策略的研究也较全面。
    在《“五法并举”提升高中语文早读课成效的相关研究》中,葛永昌认为教师应当转变主体思想,培养学生自我约束的能力,做到目标引领,形式激趣,模块化学习。刘俊峰的《论高中语文早自习诵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出早读目标和内容基于学情分层设计。杨璐璐认为根据学情给学生分组,划分基础目标和拓展部分,分层设计早读任务。这些论文的研究都各有侧重,都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破解早读弊病的对策,可以很好地互补。高春燕在《高中语文早读有效性策略实践及研究》一文中指出,高中语文早读应“通盘考虑,系统计划,明确方向;细化任务,分层布置,照顾弱生;精挑细选,优化内容,激发兴趣;多维指标,合理评价,形成激励”。高伟琴从早读课诵读形式的细节入手,提出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表达力,提升课堂的效率。这两篇文章都注意尊重并发挥学生早读的主体性,值得肯定。
    这些文章发表较早,且多为一线教师依托自身经验或教学实践所做的探索性研究,缺乏丰富的教例资源和最新的理论联系,观点多有重复,策略也相对格式化。由于都是单篇论文,没能生成具体、分层的教学资源和个性化的课堂范例,对早读检测、评价方式的说明也语焉不详,这些不足都是我们课题努力的方向。通过分析我校语文早读的现状,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双新”理念对高中语文教学、语文早读提出的新要求,依托我校成熟的智慧课堂平台,我们课题组将在“双新”背景下高中语文早读内容的科学化系统化、早读形式的多样化、评价方式的灵活多维方面着手进行研究,以期形成一套具体可行的策略,以提升我校语文早读的质效,助力我校的语文教学。
    三.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是基于我校高中语文早读课存在的质效较低问题,旨在通过对早读课组织形式,评价方式等方面有效管理的研究,制定出一套激发学生早读阅读兴趣,切实提高早读的质量和效率的有效策略,为语文课堂教学做好服务,为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研究目标如下:
    1.通过观摩、座谈、问卷和研讨等形式找出我校语文早读存在的具体问题。
    2.根据发现的问题,在“双新”背景下,依据新教材、新课程的要求,设计多样化、高质高效的语文早读形式,采取灵活的评价方式,最终形成一套有效的高中语文早读课模式。
    3.通过深入剖析课题研究期间积累的数据和资料,总结实际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对早读课堂不断的修正和改进,最终探索出符合我校实际且具有一定普适性的提升高中语文早读质效的策略。
    (二)主要内容
    1.高中不同年级语文早读存在的问题研究。通过观摩、座谈、问卷和研讨,具体罗列出我校不同年级语文早读存在的典型问题,并进行初步分类梳理,为本课题的深入研究打好坚实基础。
    2.高中语文早读形式研究。根据高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结合“双新”改革的要求和智慧课堂的特点,结合高中语文早读课的特点和我校的学情,充分利用智慧平板,探索出我校高中语文早读课的多样化的阅读学习形式,确定早读课的安排形式、课堂的层次结构及组织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切实可行的易操作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3.高中语文早读的评价策略研究。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同等重要,关注并记录学生的早读状态,根据早读课和诵读内容材料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背诵阅读效果,对早读课的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并形成多样化的可行的评价模式。早读内容的广泛性、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学生阅读素质和阅读背诵效果的差异,决定了教师评价检测手段的多样性、灵活性,或抽查背诵,或集体背诵,或抽查默写,或学生自我背诵评价,或安排各类竞赛活动等等形式。通过对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他评和自评的深入研究,切实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语文早读的质效。
    四.主要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在课题研究前期、中期、后期通过问卷调查、谈话、观察、总结等方法及时掌握学生的语文早读相关情况,为研究提供事实依据。同时通过与部分师生的访谈交流,掌握教师、学生对语文早读课的感受,从中发现语文早读课设计和实践中的不足,以此建立问题导向,探讨解决存在问题的方法。
    2.个案分析法:选取有代表性的学生个体作为长期观察对象,观察并分析其发展动态,进行科学比对,最终得出结论。注重发现高效语文早读课典型案例,以案例分析确定课题研究的优化和调整方向,使课题研究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3.文献研究法:在课题研究中积极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掌握本课题发展动态,并积极吸取同行的研究成果,不断充实自己的研究。收集、研读《做一个高效的阅读者》(作者贝蒂娜.苏雷,译者杨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作者:王尚文 上海教育出版社)等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4.专家指导法:积极主动的向优秀教师取经,并在市教研室专家的指导下,针对高中语文早读课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计划,在实际中实施、验证、修正而得出研究结果。
    5.经验总结法:结合课题研究获取的资料和感性认识,概括高中语文早读课设计与实施经验,归纳总结出具有普遍应用价值的依托智慧课堂提升高中语文早读质效的策略。
    五.课题详细研究计划
     (一)本课题预定研究
    分为方案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和结题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方案准备阶段(2022年1月-2022年3月)
    1.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实施计划,做好立项开题论证。
    2.加强学习,深刻领会把握“双新”背景下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使一切教学研究工作围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展开。研读有关背诵方法、记忆力训练等方面的书籍或理论,并熟练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为具体指导学生早读背诵和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3.明确分工,对现阶段我校高中语文早读现状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梳理和总结,优势方面要保留并加强,劣势不足方面逐一罗列,分析原因,深入研究,努力提出有效应对策略。
    4.确立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总结梳理,提交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22年4月-2022年11月)
    要解决以下问题:
    1.根据研究目标探究“双新”背景对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梳理高中阶段各类知识板块需要完成的目标,整合各类内容,使高中三年早读诵读内容科学化、系统化。同时利用智慧课堂平板教学定期推送,及时补充调整。
    2.根据研究目标梳理我校语文早读读背的现状,逐班逐人探究早读低效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整改指导意见,同时进行分类概括,总结出具有普遍性或代表性的读背指导策略。
    3.根据研究目标结合我校语文早读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努力探索出一系列比较实用的操作性强的记忆力训练方法,以期提高绝大部分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背诵能力。
    4.根据研究目标结合我校智慧课堂平板教学的经验探究语文早读检测环节的策略,实现检测方式多样化,使检测环节真正起到监督、激励、指导学生的早读读背学习。
    5.总结经验教训,提交中期报告。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2022年12月-2023年2月)
    1.进一步验证提升高中语文早读质效的有效做法,并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进行调整,及时总结改进,以期形成具有我校特点的“‘双新’背景下依托智慧课堂提升高中语文早读质效的策略”的范式。
    2.反复实践,认真总结,并及时调整语文早读的内容、读背的技巧和检测的形式等等。
    3.共同研讨,进一步的总结汇总,提交结题报告草案。
    第四阶段:结题阶段(2023年3月——2023年4月)
    1.结合各项活动的实际,对研究过程做归纳总结。
    2.整理活动资料,系统归纳。完善“‘双新’背景下依托智慧课堂提升高中语文早读质效的策略”资源库。
    3.上传所有资源,以结题报告方式呈现最后研究成果。
    (二)小组成员及分工
    参加课题研究的人员名单:
    ×××(组长)  ×××  ×××   ×××  ×××
    具体分工如下:  
    1.×××:负责选报课题,确定研究步骤及进度,主持开题报告会及中期活动,安排成员之间的具体分工与合作等事宜,整体掌控研究方向和进度,做好中期报告和结题报告,确保研究任务顺利完成。
    2.×××:重点负责整合早读诵读内容以及定期推送工作。梳理高中语文各类知识板块需要完成的目标,并进行整合,使高中三年早读诵读内容科学化、系统化。同时利用智慧课堂平板教学定期推送,及时补充调整。
    3.×××:重点负责梳理总结我校语文早读现状以及原因等工作。梳理我校语文早读读背的现状,逐班逐人探究早读低效原因,同时进行分类概括,提出具有普遍性或代表性的读背指导策略。
    4.×××:重点负责探究学生记忆力训练、背诵能力培养的方法等工作。根据研究目标结合我校语文早读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努力探索出一系列比较实用的操作性强的记忆力训练方法。
    5.×××:重点负责早读检测方面的工作。探究检测环节对早读的重要意义,总结出多样且实用的检测方式,使检测环节真正起到监督、激励、指导学生的早读读背学习。
    六.研究路线图

    七.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技术性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形成较系统的“双新”背景下依托智慧课堂提升高中语文早读质效的策略和机制模式。
    2.成果呈现方式:各负责人就相关活动写出研究案例、制作微课、论文、教育随笔等。
    参考文献:
    [1]胡精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四点“关注”[J]. 学语文,2022(01)
    [2]毕伟玉.高中“双新”背景下的语文学科教学探索[J]. 现代教学,2021(17)
    [3]杨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化测评促进“双新”落地[J]. 现代教学, 2021(Z3)
    [4]贾亚萍.构建新早读课 渐入诵读佳处——北师大庆阳附校语文早读课实践[J].新课程,2021(41)
    [5]薛小娟.优化高中语文早读课堂的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12)
    [6]葛永昌.“五法并举”提升高中语文早读课成效的相关研究[J].课外语文,2021(09)
    [7]韩荣胜,刘秀芝.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路径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1(04)
    [8]张砚军.新课改背景下现代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 ,2020(03)
    [9]刘俊峰.高中语文早自习诵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新课程研究,2019(18)
    [10]高伟琴.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语文早读课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学) , 2019(06)
    [11]张志恒.高效开展高中语文早读课的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02)
    [12]杨璐璐.探讨高中语文早读课的有效指导方法[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5(07)
    [13]高春燕.高中语文早读有效性策略实践及研究[J].语文学刊,2013(20)


您还没有登录,登录后才可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