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教育科学课题研究平台欢迎您! 全部课题登录

课题名称:学科视域下小学主题式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

积分标准及内容要求操作手册
5 成员
465 话题
0 回帖
立项
2022-07-11
开题
2022-09-03
2022-09-12前
中期
2022-12-18
2022-12-26前
结题申请
2023-04-12
2023-04-14前
结题
  • 《学科视域下小学主题式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学科视域下小学主题式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小学生是祖国和家庭的未来和希望,他们全面发展是新时代教育体系改革和追求的目标,劳动是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和存在方式,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做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在实践育人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020年7月7日,教育部组织研究制定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在学科视域下有机渗透主题式劳动教育,依据劳动教育课程标准,在其它学科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丰富课堂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和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但在我们的教育思想观念中,有着不重视、忽视甚至鄙视劳动教育的思想,导致重视智育,轻视劳动教育的现象日益严重,一部分学生不会劳动、劳动意识淡薄、动手、动脑能力比较差、劳动形式主义严重。这导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教师及家庭都出现了比较多的问题:

    (一)学校教育模式逐渐固化,单一化,劳动教育的渗透不够深入。

    在现实中,学校迫于考试评价的桎梏,没有把劳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部分,只是从理论上承认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缺乏长期、整体性规划,学生在校接受劳动教育的机会少,内容单一,大都是班级清洁卫生活动。劳动教育多数流于形式,课堂上仅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践过程,起不到真正劳动教育的效果。

    (二)老师劳动教育理论体系不完善,认识存在误区。

    部分教师没有真正理解劳动教育内涵,误以为劳动教育就是简单地卫生清洁,不清楚劳动教育包含哪些内容,不知如何开展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方式缺乏创新;课堂教学与劳动教育结合得很少或者没有,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还有的老师给学生灌输热爱劳动的思想的同时却又把劳动作为惩罚做错事学生的方式,给学生一种错误的引导,影响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形成。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参加劳动的积极性,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家庭缺失劳动教育培养。

    长期以来,家长忽视劳动教育,对孩子溺爱严重,很少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甚至自己的事情也不能完成,如洗衣、叠被、洗碗、倒垃圾、打扫自己的房间,这些简单的家务都是有父母完成。学生缺少锻炼,所接触的劳动类型不多,且劳动时间较少,并且家长认为家务劳动是可有可无的,几乎没有对孩子进行劳动方面的教育,这种长期在骄纵迁就环境中无劳动实践机会成长的孩子,其独立生活能力、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基于以上在小学生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本课题从主题式劳动教育方面进行研究,实施学科课堂教学内容与劳动教育相结合,促使学生在劳动中获得全面发展。

    1. 概念界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

    课堂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在学科教学中,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劳动资源,让劳动教育要素嵌入学科学习,融入学科实践活动。

    学科视域下主题式劳动教育是指将劳动教育的内容有机融合到语文、数学、品德、科学、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中,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学习简单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劳动素养,养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使学生手脑并用,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用学科学习全力增强劳动教育,让课堂教学成为儿童劳动精神养育和劳动技能提升的重要场域。以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为“主渠道”,以学科教学中的劳动教育为“大舞台”,以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为“练兵场”,全力构建“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劳动教育新格局。

    三、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学科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这一教育原理被忽视的现象已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中,也对实施劳动教育有了清晰明确的表述。

    近年来,学者们关于这一教育原理也发表了越来越多的论文,主要集中在以下五类:第一类是劳动观探究。刘若在论文《习近平劳动观探究》中指出,劳动是人的本质,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左倩雅在论文《张奚若劳动教育观探究》中指出,要转变轻视劳动的错误思想。第二类是劳动教育现状。李意如在论文《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状况的个案研究——以兰州市s小学为例》中指出,小学劳动教育存在观念不深入,形式单一等状况。马晶晶在论文《小学生劳动教育现状调查研究——以沈阳市各区小学为例》中指出,小学生对劳动教育认识不足,兴趣不高等现状。第三类是劳动教育功能。孙晋超在论文《新时代青少年劳动教育研究》中指出,劳动教育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伊丁鹏在论文《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思想政治功能研究》中指出,劳动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觉悟,政治认同能起到较大的作用。第四类是劳动教育意义。王芳芳在论文《小学高年级学生劳动教育价值观培养的研究》中指出,劳动教育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卢心悦在论文《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中指出,劳动教育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等有较大地影响。第五类是劳动教育中介。李鹏在论文《中小学教师情绪劳动、工作压力、中庸思维、工作倦怠的关系研究》中指出,要在理论和心理上,关注教师的劳动教育和劳动激情。

    综上所述,学者们主要集中在劳动观探究等五个方面,而本研究选择前人研究较少的学科视域下小学主题式劳动教育的实践性方面进行微观地研究。

    四、课题研究目标

    (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老师了解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提高教师的劳动教育认知意识和专业发展。

    (二)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引领教师寻找到劳动教育与学科的内在联系,挖掘学科中隐含的劳动教育内容,加强学科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方式,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生活。

    (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实施劳动教育,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劳动能力、素养水平、健全人格等全面和谐发展。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探索帮助老师理解劳动教育的内涵,提高学科课堂教学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意识的有效方案。

    (二)探索促进教师积极了解劳动知识,掌握一般的劳动技能,更好地组织和开展与学科相关的劳动教育活动,发挥更大的育人功能的有效方案。

    (三)探索促进学科老师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组织能力、实施能力和评价能力的有效方案。

    六、课题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期刊、书籍,以及中国知网等网站,查阅与学科视域下小学主题式劳动教育有关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内容,特别是国内名师们的论著,如习近平、张奚若等人的著作,为我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二)问卷调查法

    编制问卷对学校、家庭、社会劳动教育开展情况进行调查。

    (三)访谈法

    访谈学校校长、班主任、家长以及校外活动机构负责人,了解各自的需求和困惑。

    (四)行动研究法

    设计行动方案--实施行动方案--反思修改行动方案--实施行动方案--总结反思

    我们要积极研讨,把研究出来的关于“学科视域下小学主题式劳动教育”的新模式,新方法及时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并听同组老师的课,进行实际分析,将反思收获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邀请领导、专家以及课题组成员听评课,撰写案例反思。

    (五)个案研究法

    跟踪试点班级的实施情况,根据班级、家长、社会等各反面的反馈调整行动方案,总结试点班级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

    七、课题创新点及其研究价值

    (一)本课题的创新点有:1.创造性使用教材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劳动教育资源,让其发挥劳动教育的应有价值。2.学生动手操作、交流展示、实践作业等活动嵌入,让学习探索中的劳动教育要素“实起来”。

    (二)研究价值:通过聚焦学科教学,融入劳动教育,不断激发儿童的劳动热情,培养儿童的劳动能力,增强儿童的劳动体验,让课堂在夯实儿童学科素养的过程中,逐渐成为儿童劳动精神养育和劳动技能提升的重要场域。

    八、课题研究条件与保障

    本课题的研究条件:课题负责人张亚辉,1996年8月参加工作,中小学一级教师,一直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参与主持多个课题,课题《小学《中草药炮制》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荣获郑州市教育科研一等奖,参与课题《农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逆反心理及应对策略研究》,荣获新密市教育科研一等奖,参与课题《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难点突破研究》荣获新密市教育科研二等奖,《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成员陈永霞,1993年8月参加工作,数学教育本科毕业,一直从事数学教学及班主任工作,中小学二级教师,新密市骨干教师。主持课题《隐形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现状的研究》。课题成员张会峰,参与主持多个课题,课题《在经典诵读中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荣获郑州市教育科研一等奖。主持课题《提高小学中段学生习作能力的研究》,参与课题《三年级学生写好起步作文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关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贯穿语言文字积累运用的策略研究》《提高中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中荣获新密市教育科研一等奖。课题成员龙蒙惠, 28岁 2018年参加工作,本科毕业,中小学二级教师,一直从事小学教学工作。主持课题《小学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以新密市政通路小学为例》荣获新密市教育科研一等奖。

    本课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支持与保障,我们认为课题组完全有能力完成此项课题的研究:1.组织保障:学校领导对本课题的申报给与了高度重视,学校坚持科研兴校、投入大量经费,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并安排教导处和政教处具体负责。保障课题负责人和全体研究人员开展课题研究、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2.技术保障: 我校赵锦校长在教科研方面属于领军人物,其研究的课题获得河南省教育科研的一等奖。赵校长业务精湛,为人师德高尚,热心服务,有问必答,毫无保留,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技术上的充分指导。 3.时间保障:(1)这个课题研究用时一年,分不同阶段,几个主要负责人,将会在时间上给予最大的保证。(2).每两周进行一次全体课题研究人员会议,组织小组成员进行本课题研究讨论,及时汇报现阶段研究成果。  (3)核心组成员每月集中一次例行会议,进行对本课题的探讨、及时解决问题、小结工作。(4)定期接受市级教研室、学校课题组的检查并汇报课题进展情况。 4.人员保障:本课题负责人和成员,均在一线工作,兢兢业业,善于总结和反思,都能够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工作。张会峰老师是学校教科室主任,龙蒙惠老师是学校的政教处副主任,其他组员都是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机会最多,最容易掌握第一手资料。与课题相关的各种策略研究、行动研究都能够及时进行开展和调整,有足够的优势保证本课题有序、有效进行研究。

    1. 课题组成员组成及其分工

    张亚辉(课题组组长):在本研究中负责课题小组会议的组织召开,课题的立项申报书,中期报告、结项报告的撰写;

    陈永霞(课题组成员):在本研究中主要负责问卷调查的发放、收集与分析,形成书面材料;

    张会峰(课题组成员):在本研究中负责表现性评价案例分析;负责数据统计与分析;负责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龙蒙惠(课题组成员):在本研究中负责郑州教科研网的登录发帖回帖统计督促,系统整理过程资料打印成册,电子存档

    根据该课题的研究内容,我们以子课题的方式进行分工如下:陈永霞老师负责学校教师的劳动教育认知意识和专业发展现状调查研究;张会峰老师负责教师挖掘学科中隐含的劳动教育内容,加强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相融合的策略研究。龙蒙惠老师负责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的策略研究。

    十、课题研究详细计划

    课题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2022年3月至2022年4月)

    1.课题组成立,认真研读相关文件,明确课题研究内容,对课题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深入调查研究、选題立项;

    2.调查问卷设计,学科教师劳动教育认知意识的现状。

    3.确立研究课题,进行选题论证,撰写课题立项申报书;

    4.做好网络平台的构建,网络资源收集、分类工作;

    5.制订研究方案,组织论证;召开课题研讨会,邀请专家作理论指导,组织课题研究校本专题研讨活动;

    6.撰写开题报告,研讨实验方案,组内成员撰写开题计划。

    (二)实施阶段(2022年5月至2022年12月)

    5月份:

    1.搜集、整理、研读并分析相关资料,明确调查问卷内容侧重点;

    2.制作相关调查问卷,整理打印;问卷发放,做好发放与回收统计;

    3.制定课题研究的计划,撰写开题报告

    6月—2023年1月:

    1.做好课题下的案例撰写以及调查报告;

    2.进行本阶段课题研究总结,召开课题中期报告会交流学习;

    3.撰写课题成果性论文、案例,整理阶段性资料;

    4.根据调查及数据分析,深入了解研究出现的间題及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下一段研究策略。

    5.根据数据的整合、分析,得到初步的研究结果,撰写研究中期报告。

    6.根据各自的分工进行实施,每周召开课题研究会,交流汇报课题的进展状况。筹备召开课题中期报告会,邀请专家进行论证。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修改,继续进行课程的开展,总结经验。

    (三)总结阶段:(2023年1月至2023年4月)

    1.继续深入研究,总结前期研究成果。

    2.探索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校本教材的编订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课程的研究。撰写相关论文《学科视域下小学主题式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争取发表或获奖。

    3.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4.收集、整理材料,申请课题验收。

    5.制定后续推进工作计划。

    十一、预期成果

    (一)有形成果:

    1.撰写《学科视域下小学主题式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报告。

    2.“学科视域下小学主题式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论文。

    3.学科视域下小学主题式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的优秀教学案例。4.各类活动的影像资料。

    (二)无形成果:

    1.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尊重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在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劳动教育资源,让其发挥劳动教育的应有价值。

    2.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实施劳动教育,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劳动能力、素养水平、健全人格等全面和谐发展。通过努力,以学科视域深度助推劳动教育。



您还没有登录,登录后才可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