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教育科学课题研究平台欢迎您! 全部课题登录

课题名称:小学美术“设计·应用”学习对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应用与研究

积分标准及内容要求操作手册
5 成员
2 话题
0 回帖
立项
2022-07-11
开题
2022-09-04
2022-09-12前
中期
2022-12-23
2022-12-26前
结题申请
2023-04-14前
结题
  • 小学美术“设计·应用”学习对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应用与研究

    开题报告

    小学美术“设计·应用”学习对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应用与研究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艺术教育对我们的教育系统和社会的主要贡献在于强调个人和自我创造的潜能 ,尤其在于艺术能和谐的统整成长过程中的一切造就身心健康的人 。当代社会的发展对国民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美术教育更以丰富的教育价值对国民素质的提高做出很大的贡献 。另外 《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将美术教育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 、创造能力 、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综合素质现代化 公民,为美术教育的核心素养 。小学美术“设计·应用”课程学习对提高学生创造性素质能力的重要性越来越被重视。

    通过“设计·应用”课程与其他课程比较,我们发现:1. “设计·应用”课程的“设计”因素 ,突出思维和创意, 即包括现代设计理念与方法 ,也包括传统工艺的思想制作手段与方法 。对学生创新思维 素质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2. “设计·应用”的“应用”因素,突出生活、物以致用的使用理念 ,拉近学生与生活的交流 ,交融。关注社会生活、环境 、生态。突出学以致用 ,而不是教条主义的知识学习,提高了小学生的创新素质能力 。3. “设计·应用”的课程要运用一定的物质 材料和手段围绕自己的创新思维和特定用途进行 设计与制作,改善环境与生活。提高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和动手能力 ,促进学生素质能力的提升 。

    “设计·应用”课程的学习 ,不仅促进小学生“动脑思动手做”和相互合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升他们的“学以致用”和”物以致用”的思想理念 。拉近学生贴近生活 亲近大自然 的美术素养。

    在小学阶段教学工作中 ,我发现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 较差,主要体现在:

    (一)小学生在设计应用方面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动力不足

    小学生的主观思维意识还没有形成习惯 ,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发现小学生喜欢模仿别人, 自我主动去思考的能力不足 ,别人做什么、 怎么做,自己也跟着做 。需要发挥自己主动思考, 解决问题时体现的较为明显 。常常问老师 :这里该怎么做? 或者这里做什么 ?总之, 小学生不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去主动思考 、表现、并解决问题 。

    (二)小学生参与设计应用学习的机会少 ,不能得到有效的锻炼提高 。

    小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大 ,大多数学生重视语 、数、 英三大科 ,学习比较劳累, 致使对美术课程重视不足 ,特别是“设计·应用”课程学习, 还需要提前准备各种材料 ,并且需要动手制作, 把想法和创意变成作品。制作过程难以开展,导致“设计·应用”课程开展不足 ,甚至“设计·应用”课程用简单的绘画来替代 。“设计·应用”课程学习机会少,使学生不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

    (三)小学生根据创意选择合适材料和制作工艺的能力不足

    在美术教学中 ,小学生遇到这一类课程, 能够很好把创意去实现的学生少之又少 ,大多数学生不能完成。学生在实践中,会出现所选材料不能完美表现创意的需求 ,以及材料和制作工艺不能完美结合 。这显示学生选择合适材料 使用工艺 ,动手制作去实现创意的能力比较差。

    (四)同学们在工艺制作过程中,团结协作的能力较差

    在实际教学中 ,小学生会遇到根据创意结合材料 运用工艺制作时,一人难以完成,需要其他学生合作完成 。或者一个创意需要几名学生,同时分工合作才能制作完成 。这时他们的协调安排能力显的不足 。

    二、概念界定

    “设计·应用”的课程内容,了解设计与工艺知识、意义、 特征与价值以及“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 ,知道设计与工艺的基本程序 ,学会设计创意与工艺制作的基本方法 。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 ,根据意图选择材料 ,合理使用工具与制作方法,进行初步的设计与制作活动 ,体验设计、制作的过程 ,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养成勤于观察 、敏于发现、严于计划、 善于借鉴、精于制作的行为习惯和耐心细致 、团结合作的工作态度,增强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环境与生活的愿望  并逐步发展 关注身边事物,善于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和发展创新意识,创造能力。

    美术素质能力是培养学生应该具有人文精神 、创新能力 、审美品味、 美术素养 等能力。

    三、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人类社会的进步需要综合素质人才的推动 。本研究的主题:小学美术“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应用与研究 。对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 发现有关“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文章 ,大多是理论描述 或者是有关“设计·应用”课程的教学设计和说课稿的文章 。这类文章关注重点是课堂设计和 说课构思 。然而 有关通过小学美术“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如何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应用研究方面的文章少之又少 。国内关于小学美术“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教学设计论文较多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后副教授 席卫权老师写的《小学美术“设计·应用”内容解读与教学策略 》文章指出: 何为设计?在学校美术教育中“设计·应用”领域的特质是什么 ?该领域学习范畴是什么 ?学习领域的几个指向及维度是什么 ? 文章 对问题做出深“设计·应用”层次的解读与分析理解 。长兴第一小学卫有福老师写的 《小学美术课中对学生探究性学习培养的教学模式 实验报告》指出:课中主动参与探索 、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等等 。李春梅老师写的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 培养学生的能力的必“设计·应用”要性》讲到“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学生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和以往的工艺美术课相比, 教学形式 、教学要求都有所发展, 内容更丰富 应用性更强 。

           国外有关小学美术“设计·应用”课程的开展较早 ,对于我们的教学有一些启示 和帮助。在欧美 日本发达国家, 对于提高学生“设计-应用”的实践操作非常重视 。他们意识到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加强“设计·应用”课程与实践生活相联系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增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是时代素质 人才发展的教学要求 。我国小学美术“设计·应用”教学领域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 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并结合自身的客观条件,找到适合自我的“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教学经验和理论 。

    四、研究目标

    (一)提高小学生在“设计·应用”课程的学习思维兴趣和学习动力并能解决问题。

    (二)提高小学生参与“设计·应用”的学习和动手制作锻炼的机会。

    (三)提高小学生根据创意选择材料与工艺的能力

    (四)提高小学生在工艺制作时协调合作的能力

    五、研究内容

    (一)小学生对“设计·应用”课程的学习思维兴趣和学习动力的现状调查研究。

    (二)小学生在“设计·应用”学习方面提高思维兴趣 和学习动力的研究 。

    (三)小学生在“设计·应用”学习方面提高学生参与和动手锻炼机会的研究

    (四)小学生根据思维创意提高选择材料与工艺制作能力的研究,和小学生在工艺制作时提高协作能力的研究

    六、研究方法

    (一)文献借鉴法:搜集有关小学“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优秀文献资料 ,查找当前小学学“设计·应用”习领域, 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有待解决的问题。 总结现有研究成果 经验和不足, 为本研究提供思路 策略和案例。 为下一步研究提供方向和启示。同时探索符合自身特点 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为本 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

    (二)问卷调查 访谈法:小学美术学习领“设计·应用”域, 每节课前访谈有多年经验的优秀教师,并发放问卷调查 表。用于调查教师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思路和选用材料,进行工艺制作的练习安排。 并在课后向学生发问卷调查表 ,访谈学生创意构思和手工制作的感受和难题 。问卷内容的难易符合小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 。问卷内容的数量和选项符合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根据访谈对象的回馈 将学习领域“设计·应用”课堂遇到的问题归类成不同的类型。 结合教师和学生的调查结果进行详细分析 ,并得出问卷调查的访谈结论 。

    (三)综合实践法:“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以学生设计创意和提高动手能力为目的 ,教学内容应贴近生活实际 ,授课内容多样丰富 。每课的主题不同 、目标不同, 根据不同的意图选择不同的媒材 ,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 对学生进行综合多样的实践过程 ,让学生综合素质 能力得到提高 。

    (四)案例法: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方法有多种,本文采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教学课题为例进行应用研究。             七、课题创新点及其研究价值

    课题创新点:

    (一) 在上课过程中,重点关注学生根据本人创意运用合适的材料结合工艺制作实现创意的过程 。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之间交流心得, 让先进带后进的方法,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 。

    (二)突出“设计·应用”学习课程的“美术与生活 ”、“物以致用”的设计应用理念等重要因素, 让学生的设计应用突出生活性和实用性 。

      研究价值:

    通过本次研究, 教师能够根据的学习内容和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 ,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采取“思维创意 、选择材料 、结合工艺、动手制作、 协调合作”五大策略 ,提高小学生进行“设计·应用”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小学生根据创意,会选择合适的材料与工艺 ,进行动手制作 并学会协调合作 ,实现创意能力的提高 。

    八、研究条件与保障措施

      研究条件:

      课题负责人宋国祥,1997年8月参加工作 ,中小学高级教师 ,一直从事小学美术教学工作 。

      成员李少华,中小学一级教师 ,美术教育专业,一直从事美术教学工作 。

      成员张双锋,中小学一级教师,美术教育专业,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

     成员 王丹 ,中小学二级教师,美术教育专业,能力出众 ,一直从事美术教育工作 。

      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 ,学校形成良好的教科研氛围 。发动学校全员教师,积极主动投身课题研究之中 ,积极参与到教学科研创新之中 ,努力培养教研人才教学模式 ,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的学习过程 。

    (二)教研资料:学校提供丰富的有关“设计·应用”学习所需的教材 、材料、 工具和工艺制作资料,并定期更新 。教师也从网络上及时查阅研究资料 。这些资源都为课题研究的前提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三)物资保障:学校领导为本课题的研究供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保障,并且在组织上、制度上规范了本课题的运作,鼓励教师放心大胆的进行课题研究  。

    综上所述 在我校进行《小学美术“设计·应用”学习对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应用与研究 》是切实可行的。

    九、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宋国祥(课题组组长 ):负责小学生“设计·应用”学习课程情况现状调查研究和提高小学生思维兴趣思维动力的调查研究

    李少华(课题组成员 ):负责提高学生参与和动手锻炼机会的研究 。

    张双锋(课题组成员 ):负责小学生根据创意提高选择材料与工艺制作能力的研究 。

    王丹(课题组成员 ):负责小学生在手工制作时提高协作能力的研究 。

    十、研究进度与计划

      (一)第一阶段(2021年11—20223月)——准备阶段:

    组建课题组 确定课题 ,搜集与课题研究相关的资料, 制定研究计划等 。

      1.查阅“设计·应用”课程领域相关文献,学习相关理论,了解学生“设计·应用”课程的学习现状,确定具体研究问题和实施的措施。

      2.课题组集中学习相关理论书籍 ,制定子课题研究计划。

      3.设计课题研究方案,申请立项,课题组明确分工。

    (二)第二阶段(20224月——2023年1月)——实施阶段:

      1.课题组每个成员根据实施方案,收集实践与研究中的有关资料 并结合“设计·应用”课程教学实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尝试、探索、 创新 。

      2.主动参考“设计·应用”有关资料, 善于筛选有价值的做法 ,不断改进自己的研究 。写好“设计·应用”个人研究的心德体会和反思, 并做好阶段研究的小结 。

      3.定期做好“设计·应用”研究交流和研究工作的汇报 ,整理研究中的经验和心得等资料,形成中期阶段性研究报告, 根据报告调整和修改研究方案 。

    (三)第三阶段(20232月——2023年3月)——总结阶段:

      1.整理“设计·应用”研究所积累的资料, 对研究中的经验总结进行筛选 ,优化 整合 。

      2.总结“设计·应用”实验的研究成果, 撰写研究报告, 教学案例 、结题报告 等。

      3.总结“设计·应用”研究实验的不足之处 ,提出建设性意见 为后期工作做准备。

    十一、预期成果

    (一)有形成果:

      1. 研究报告。

      2. 教学成果展示。

      3. “设计·应用”教学的优秀案例。

    (二)无形成果:

      1.学生的思维创新意识和能力、动手制作能力得到提高,对学习与生活、学以致用、物于致用等理念有更好地理解。

      2.学生对创意、材料、工艺制作巧妙的结合与联系的认识与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您还没有登录,登录后才可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