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教育科学课题研究平台欢迎您! 全部课题登录

课题名称: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一课一得”教学实践研究

积分标准及内容要求操作手册
5 成员
100 话题
131 回帖
立项
2019-05-20
开题
2019-06-11
2019-09-15前
中期
2019-12-18
2019-12-30前
结题申请
2020-05-02
2020-05-16前
结题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群词整合一课一得教学实录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苏轼群词整合教学实录

    《江城子密州出猎》《定风波》《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郑州市第八十八中学     李彩霞

    学习目标:

    1、结合相关注释和工具书,读准字音,注意停连,有感情诵读。

    2、通过“比较求异”的思维方式,读出不同情境下诗人的不同情感。

    3、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反复朗读品味名句,归纳文字背后诗人的形象。

    课前准备:

    1、结合相关注释和工具书,口译三首词(《江城子密州出猎》《定风波》《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不会译的标注出来。

    2、认真研读比较这三首词,分条写出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可从词的结构、内容、情感、写法、诗人的形象等多方面比较。
    第一部分导入新课
        师:(课前板书: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群词整合教学)

    师:同学们,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评论说“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像苏东坡这样富有创造力,这样守正不阿,这样放任不羁,这样令人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的高士,有他的作品摆在书架上,就令人觉得有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一起去品读苏轼的三首词,汲取丰富的精神食粮。(边板书边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定风波》和《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师:这些题目中出现了两个地名——生:(齐声说)密州和黄州师:我们以前学过或者读过哪些苏轼的密州词和黄州诗文。

    生:《记承天寺夜游》《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和《水调歌头》。师:对,《水调歌头》是密州写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记承天寺夜游》是黄州写的,密州词和黄州诗文是苏轼的创作高峰。这节课我们共有三个活动,分别是一读,会诗意;二读,辨情感;三读,品形象。
    第二部分一读,会诗意

    师:每首诗请一个同学来朗读,要求:读准音,读准节奏。

    生(读)生:(评价)读得很有感情,何妨的“妨”是第二声,不是第三声。

    生(读)生:读得很准确,节奏和情感都把握得很好。

    生(读)生:栖息的“栖qī”,不能读成“西”。节奏和感情都很到位。

    师:请你用一句话概说每首词的内容。用这样的方式说话:《江城子密州出猎》上片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下片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江城子密州出猎》上片描写了密州出猎的壮阔场面,下片抒发了自己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生:下片还抒发了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感情

    师:很好,这两个同学的发言综合起来就很完整了。

    生:《定风波》上片描写作者在沙湖道中突然下雨的情景,下片抒发了天气突变后赏景的雅趣。

    生:下片可以把风雨理解为一种挫折,虽处逆境,屡遭挫折,但是不害怕,很从容。

    生:上片应该描写的是行走在雨景中,但是毫无畏惧,对前途充满自信的情感。

    师:是对前途充满自信的情感吗?

    生:是乐观豁达的情感。

    师:很好!《定风波》上片描写词人手持竹杖,脚着草鞋,在雨中照样缓步而行,高声吟咏的情景。下片抒写一路上雨过天晴的感慨,乐观豁达的情感

    生:《卜算子》上片描写孤鸿的形态,下片表达自己贬谪的寂寞,和“濯清涟而不妖”的态度

    生:上片描写深夜院中所见的景色。下片用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择沙洲,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生:(热烈鼓掌)

    师:非常好!这三首词分别写了词人出城打猎抒怀;雨中缓行悟道;深夜独行明志。 
    第三部分二读,辨情感

    师:同学们,都说:一词一世界,一字一人生。现在就让我们把自己放进词里去,仿佛自己就是苏轼,感受着苏轼的行为,感受着苏轼的语言,感受着苏轼的感受。请同学们默读这三首词,想一想,如果让你分别用每首词中的一个字来概括全词的情感,你会选哪个字,并从词中找依据。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比较,辨析,选准字,组成词,然后找出哪个字眼或哪个诗句,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词人怎么样的情感。

    生(阅读思考两分钟。)

    师:再给一分钟时间把自己找到的字跟同桌交流一下。

    生(交流合作)

    生:第一首词我找的是“狂”字,组词——轻狂,写全城百姓出猎的情节,表现作者宝刀未老,老骥伏枥的一种志向,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的一种雄壮,下阙由出猎想到自己为国杀敌、镇守边疆的一种志向和不服老的一种精神。师:这个“狂”字找得非常好!整首词展现的就是他的狂气。这里体现他的说话狂。还可以组成哪些词?

    生:狂傲、疯狂、发狂、狂言、狂舞、狂想,狂妄。

    师:好,现在我们就专注于“狂”字深挖下去,看看还有哪些地方体现了他的“狂”。(用红粉笔板书:狂)

    生:苏轼当时才38岁,正值壮年的时候,说自己是老夫,其实指的是自己当时心境上没有了年轻时的好的境遇,特别骄傲的一些心气已经被磨灭了。我认为从“西北望,射天狼”可以看出他的“狂”,不论是现在际遇不好,甚至被贬,甚至皇上不信任他,他还是希望能够建功立业,完成年少时报国的情怀。

    师:对,当时正值王安石变法,他持不同政见,所以不想待在京城,自请外放,还不是纯粹意义上的被贬,跟被贬黄州是完全不一样的,贬黄州是因为乌台诗案,差点被杀,后来可以说是死里逃生,捡了一条命回来。这里体现了他的理想狂。

    生:“牵”和“擎”两个动词,动作简洁,而且很有力,“千骑”“倾城”都体现了他们出猎时的声势浩大,也可以体现作者轻狂的内心。师:你很会抓关键词,对!“左牵黄”“右擎苍”体现他的装备狂;“千骑卷平冈”“倾城随太守”,体现他的随从狂。

    生:“聊发少年狂”体现他的想法狂。生:“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典故,把自己比作魏尚,表达自己希望朝廷的重用,愿意戍守边疆的情感。

    生:“亲射虎,看孙郎”也是用典,表现他的抱负和英雄豪气,体现他说话狂。生:还有“西北望,射天狼”也是用典,表现他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情感。

    师:透过这个“狂”字,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生:豪放粗犷(白色粉笔板书:豪放粗犷) 

    师:现在看第二首,生:我认为是“归”字,上片的“谁怕”和下片的“回首”,可以很好地体现出他反对新法,被下狱,出狱后政治上的失意和旷达的胸怀。

    师:“归去”的“归”能体现出他的情感吗?生:“归”是回去的意思,回到刚才风雨萧瑟的地方去,没有什么特别的情感。生:我找的是“任”字,组词——任凭、放任、任由、任意、任性、任情、任其自然。就是说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能够随遇而安,他都能用豁达的胸怀去面对,不管怎么样,他都可以坚守自己的精神。

    师:说得非常好!生:苏轼虽然遭受迫害,却没有去恨,他只要活出自己的个性,他既反抗黑暗现实,也想活出自己的风采,虽然自傲,但是不自大,很沉稳,不像我们青少年一样盲目自大。

    师:是不是说他经历了人生中的各种经历,人变得沉稳,面对选择会很慎重,淡然处之?生:对,就是这样。

    生:这首词寄予了他的人生理想,也表达他的旷达胸襟,“风雨”“竹杖芒鞋”“斜照”是他人生境遇和情感体验的外化。

    师:能不能具体说一下?生:“风雨”,可以看出他以前碰到困难,被贬。由自然界的风雨,想到了自己的种种经历,是人生的风风雨雨。师:在自然界的风雨中,他是怎么做的?

    生:“一蓑烟雨任平生”。师:怎么做的?行为。生:“吟啸”和“徐行”。

    师:对!高声吟诵,慢慢走。孩子们,别人是怎么做的?

    生:“同行皆狼狈”师:“狼狈”是怎么样的情形,请结合你自己的生活体验说。下雨了,你怎么办?

    生:把衣服披在身上,赶紧跑,拼命跑,躲到避雨的地方去,抱头鼠窜。

    生(笑)生:我会大叫:“下雨了,下雨了,冲啊!”“余独不觉”的“独”字也表明作者在心境、经历和情感上面也超过了别人,说明他超脱了,跟别人已经完全不一样了。非常乐观豁达。

    师:你说得非常好。(白色粉笔板书:乐观豁达)师:风雨来了不要去听,能行吗?不行啊,只不过是心境上不要去在意它。“何妨”是什么意思?

    生:何必在意生:为什么不,不妨这么做。

    师:对!还有谁要说?生:“竹杖芒鞋轻胜马”,是说自己境遇不好,条件不好,比马车要轻快。映照了“何妨吟啸且徐行”,潇洒、洒脱是他人生的写照。面对挫折,淡然处之,泰然处之,乐观豁达。

    师:拄着竹杖,穿着草鞋,却比骑马更轻快。骑马的人是什么身份?生:官员。他也是当官,可是他被贬了。

    师:没错,说是到黄州当一个副职,可是有两个条件,一不准签署公文;(虚职,没有实权。)二不准离开黄州。连人身自由都没有,而且要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脱下读书人的长衫,穿上农民伯伯的短衣。“东坡”这个号就是他在东坡开荒种地时取的。但他居然觉得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挺好的,比骑马还轻捷。这是何等的乐观旷达!
    师:现在看第三首。

    生:我找到《卜算子》的“孤”,组词——孤独、孤傲、孤高。从“缥缈孤鸿影”中体现了他的孤高自洁。

    生:我也找到“孤”字。词人虽然被贬,不被其他人认可,也很寂寞,但是,他觉得这样有什么关系呢,他自己可以孤高自赏,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拣尽寒枝不肯栖”,为什么要去附和这些事情呢?我自己孤高自赏不也是一种很高洁的志趣吗?

    生:我也是找到了“孤”字。深夜了,万物都很寂静,他一个人在散步,我觉得他本身就显得很孤独。还有他自己被贬的寂寞,所以他自己会觉得很孤独。就是他环境上和心境上都很孤独。

    师:你是从哪些字眼看出来呢?生:从“缺月”“疏桐”“漏断”“孤鸿”这些词中看出。

    师:没错,他的孤独的情感就是借助这些意象传达出来的。

    生:“孤鸿”其实就是写自己,一语双关,孤鸿象征诗人自己。最后“有恨无人省”中“有”和“无”对比,有恨没有人理解,但是自己也不会去深究它。

    师:对,“孤鸿”、“幽人”和词人,三位一体。生:“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不肯同流合,要做自己,坚守自己的理想。(板书:坚守理想) 

    第四部分三读,品形象

    师:再认真研读三首词,如果让你从狂、任和孤三个字中,选出一个字来概括苏轼在密州和黄州期间的形象特点,你会选哪一个字?其他两首词中也能体现这个字。想好了再说话,不着急。

    生(思考)生:我选“,因为从第一首词可以看出,即使朝廷不重用他,他依然不会放弃自己建功立业的理想,这是一种任性。最后一首词里,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这也是一种“任”的表现。

    生:我也觉得是“任”。管你贬我怎么样,反正我就做我自己。我有我自己的快活,我可以跟太守去打猎……师:他自己就是太守。

    生:哦,我可以带着全城百姓去打猎。第二首,你们都狼狈,那我就不觉得,下雨,正好迎合了我,下雨多好啊,正好漫步,雨就是交响乐啊。(掌声)第三首,你们都不理解我,我一个人也觉得快活,你们不跟我做朋友也没有关系,我也有自己的快活。师:我明白你的意思了,第三首他说孤独,但这是他的选择,都说自由和孤独是捆绑在一起的。你要自由,那么你就要享受孤独。

    生:我也选“任”字,《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作者正值中年,“鬓微霜,又何妨”中的“何妨”是说两鬓微霜,又有什么关系呢?你看他多任性!《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可以看出,他经过人生的挫折后,还不肯委屈自己,“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宁愿寂寞地栖息在清冷的沙洲,也不栖息在高高的寒枝上,多么任性!

    师:说得真好!看看他的经历吧,由密州的自请外任到黄州的真正被贬。

    师:在《自题金山画像》中他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生齐读)这三个地方是他被贬得最惨的。师:但是即使他被贬到被称为天涯海角的海南岛,他也自得其乐。他就是在干嘛?——坚守自我(板书:坚守自我)他在《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中写道:“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他自从被贬到黄州后,就想一件事——怎么让自己修炼一颗好的心。师:他跟自己的弟弟说:他“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拓展提升:

    师:那么透过这三首词的文字背后,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苏轼?请仿照示例续写句子。(不要求严对,只要求字数一样。能押韵最好。)在《定风波》中,他告诉自己: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好一个乐观旷达的苏轼!在《卜算子》中,他告诉自己:莫         ,何妨            。好一个       的苏轼!在《江城子》中,他告诉自己:莫         ,何妨            。好一个       的苏轼!生写。

    生:在《卜算子》中,他告诉自己:莫拣寒枝不肯栖,何妨寂寞沙洲冷。好一个坚守理想的苏轼!师:他是说拣尽寒枝不肯栖,你却说不要不肯栖。换一种说法吧。生:莫拣寒枝屈栖身,如何?师:很好!

    生:在《卜算子》中,他告诉自己:莫拣寒枝屈栖身,何妨独居沙洲里。好一个志趣高洁的苏轼!

    生:在《卜算子》中,他告诉自己:莫忧有恨无人省,何妨沙洲做自己。好一个坚守理想的苏轼!

    生:在《江城子》中,他告诉自己:莫怕年老鬓微霜,何妨射虎看孙郎。好一个豪迈粗犷的苏轼!

    师:真好!现在来齐读一下老师仿写的,你们是不是跟老师想到一块去了?

    生:齐读:在《定风波》中,他告诉自己: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好一个乐观旷达的苏轼!在《卜算子》中,他告诉自己:莫拣寒枝屈栖身,何妨独宿沙洲冷。好一个志趣高洁的苏轼!在《江城子》中,他告诉自己:莫管老夫鬓微霜,何妨挽弓射天狼。好一个粗犷豪放的苏轼!

    师:这样富有魅力的苏轼,他的身后有无数的粉丝追随,我们班就有一位同学是苏轼的粉丝,请欣赏她以诗词的形式写成的读后感。请张涵棋朗读。生:(热烈的掌声)

    师:同学们,苏轼这样的审美人生,这样的诗意人生需要我们用终身来学习,初中就学他的五篇诗文,高中还有更精彩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等诗文等着你去解读,这节课就上到这,谢谢大家! 

    作业设计:

    小练笔:一家中学生杂志邀请你为苏轼的诗词或其人写一段200字以内的推荐词。

     

    本节课我的教学反思: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对自己的这节课,有太多感触。

    群诗阅读的出现,以其灵动性赋予了普通一线教师编者的身份,让其拥有了选择的自由与责任。新时代、新一代,也在倒逼着教师要向上成长,而群文阅读更是对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课堂上,如果要让学生读一群文章,就意味着教师要去读更多的文章,因为只有精神丰盈的教师,才能引导学生朝向丰盈的精神。

    解决多篇如何从一篇发端。现实里,如何选择并组织阅读材料,非常考验一个老师的智慧。但是学生存在的问题是,一篇都不知如何来读,何况多篇?公开课的容量是大还是精,重难点如何突出?课堂是充满了遗憾,何况公开课,短短的40分钟,无法充分展示我们的个人学识与储备,课堂教学的点更不能面面俱到,一定要口子小,以小见大,一个问题,一词立骨,带出具体的问题,让课堂保证时间内充分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行云流水的课堂都是经历。在最后一个拓展环节,我竟然自己代劳了。我其实躬身问了几个学生,都说没想好。但那时只剩5分钟了。我就急了,就说了自己的看法,让他们下课思考,我怕课堂没有收尾,超时是大忌。我没有引导好学生,留下失败的遗憾。一切都是磨炼,是结束也是新的开始。不经历你永远不会成熟。

    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致忘记了当初为何出发。语文,我个人认为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清晰地指向一个目标: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因为,本真纯正的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几乎都是围绕语言教育展开的,并巧妙地把思想、情感、情趣的熏陶感染有机地统一在一个活泼的语言教育过程中,而这个语言,我认为是来自我们课文之中,是不掺杂质的。于此,语文课不会上成政治课、音乐课、活动实践课等等。我们应坚守本真的语文,浅浅地深深地教语文。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董一菲老师说:诗意是语文天地永远的光芒。说得多好,每一个教师课堂风格不尽相同,运用课堂教学材料和组织课堂语言也不同。但是我喜欢诗意的语文。诗意,不仅是生活接地气的表达,更是超脱获得语文之美的高贵。无论哪种风格,你要找到你的风格,你才有了教育的方向。

     



您还没有登录,登录后才可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