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教育科学课题研究平台欢迎您! 全部课题登录

课题名称: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策略研究

积分标准及内容要求操作手册
5 成员
68 话题
236 回帖
立项
2019-05-20
开题
2019-06-07
2019-09-15前
中期
2019-10-16
2019-12-30前
结题申请
2020-05-12
2020-05-16前
结题
  • 数学课堂游戏的实践探索

    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扎实的地基,空中楼阁是建不起来的。游戏前必须把要求交代清楚,把教师该说的都说清楚,然后再请孩子们动手操作。因为一旦孩子上手后,你要想再“控制”孩子,那可就由不得你了。没有目标,孩子只能是盲目地瞎玩,如此一来,还不如不安排这一环节呢。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我设计了一个“和新朋友打招呼”的游戏。游戏前,我这样交代:“仔细听,稍后做完游戏,我会在咱们的生活用品中让大家来猜一猜是什么形状,都有哪些特点,如何才能加以区别。下面让我们开始来玩游戏吧。”操作相当简单,只需要教师的导语引导适当即可。“小朋友,今天我们又认识了4个新朋友,谁来和他们打个招呼啊?”老师仅仅是在语言表达上耍了个小伎俩,然而孩子们却觉得很新奇,而且形式也是五花八门。

    “长方体你好!”

    HI,正方体!”

    HELLE,圆柱!”

    “球,欢迎你。”……

    这个游戏关键不在于孩子们打招呼的形式有多少,而在于孩子们能处于比较兴奋地状态,多次和这些立体图形的名字接触,以便记住他们的名字。其实,在做这一游戏的过程中,他们不仅仅只是动用了嘴,更是动用了眼,多次的视觉接触,有利于他们了解这些立体图形的特征。打招呼的形式也不仅仅局限于指名说,也可以开火车来打招呼,或者男女同学比赛,看谁更亲切,还可以是全班一起来。初次接触这个游戏,孩子们不免因为有趣而笑,老师仍然可以通过语言了控制这样的局面:“立体图形已经生气了,你们老是笑,它们已经不想和咱们做朋友了呢!你们想失去这些朋友吗?”孩子们其实很聪明的,点到这都已经明白了,老师不用动怒,轻松地就能解决了。

    但谁都知道打招呼是需要回应的,如果只有一方在说,那就成独角戏了,这和我们平常的各种形式的读也没什么分别。怎么样才能把“打招呼”这个游戏做得有声有色呢?立体图形又不可能回应的,孩子们叫错了又该怎么办呢?老师就需要在此扮演多重角色了。当孩子们和立体图形打完招呼后,老师要立体充当该立体图形的角色。如果学生叫对了,那么老师就礼貌地回应。但回应的时候,可以适当地调整,时而扮演老爷爷的语调,时而扮演小朋友的语调等等。如此处理,为的是刺激气氛,确保孩子们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记住这些立体图形的名称。不容质疑的是,班级中必然存在个别孩子叫错或叫不上来的,这怎么办呢?老师可以适当地配以夸张的动作来提醒孩子。比如,当孩子叫错时,老师可以故意东张西望一阵,然后再看着孩子,一脸纳闷地问:“你是在和我打招呼吗?我可不是长方体,我是正方体啊!再叫我一声吧!”这样的回答不仅给孩子一个台阶下,关键是给孩子一个范本,他可以模仿着来说。在孩子初接触数学学习阶段,不伤他们的自尊、不让他们产生畏惧、恐惧的感觉,他们就不会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孩子中间还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他们根本就叫上名来,那该怎么处理呢?这也需要老师通过一定的语言技巧来扭转僵硬的局面:“XX同学,你不认识我了?我是圆柱啊?你怎么可以把好朋友的名字给忘记呢!叫我一声,叫对了咱们还是好朋友!”这样的学生,他们所需要的也是范本,因此老师在和孩子的交流过程中,要有意无意地将正确的名字传递给他。如果学生叫对了,可以下去和他握握手,表示朋友间的问候。孩子会说了,就意味着理解了,观察难度并不大。当然,也存在这样一种可能:孩子看错了,而且表述不清。这时,可以选择请孩子摸一次,一般情况下,孩子都能摸对。然后请孩子看着这两个物体,说说他们各有什么特点,如何才能加以区别。如此一来,简单的游戏中,更加扎实了学生们的学习知识,游戏也才真正为教学服务了。



您还没有登录,登录后才可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