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教育科学课题研究平台欢迎您! 全部课题登录

课题名称:中国诗词渗透高中历史教学的实践研究

积分标准及内容要求操作手册
5 成员
268 话题
446 回帖
立项
2019-05-20
开题
2019-08-17
2019-09-15前
中期
2019-12-19
2019-12-30前
结题申请
2020-05-11
2020-05-16前
结题
  • 姚老庚:遵义会议参加者伍修权撰写的“遵义会议诗”赏读

    早些年前,笔者有幸怀着崇敬的心情和浓厚的兴致,前往参观了遵义会议旧址和遵义会议历史展览,情不自禁欣赏那幅由著名雕塑家廖凯为遵义会议纪念馆精心创作的高4.5米、长12.6米的红色经典——《历史转折》的群雕巨作。运用时空视野、写实手法、浪漫技巧,极为生动、恰到好处地塑造再现了当年中央红军在那个艰难险阻、激情燃烧的万里长征之胜败攸关的危急时刻,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张闻天(洛甫)、周恩来、陈云、朱德、秦邦宪(博古)。政治局候补委员王稼祥、刘少奇、凯丰(何克全)、邓发。扩大参加者有红军总部和各军团负责人李富春、刘伯承、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邓小平及其共产国际李德及其翻译伍修权等20名与会者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使观赏的众多人们无不受到强烈的视觉震撼冲击与缅怀历史的良久沉思!

        前师之事,后事之师!我对诗词有着浓厚的兴趣故对有关资料上《写于遵义会议期间的十三首长征诗词》中,对伍修权遵义会议期间所作的《历史转折》一诗,印象尤为深刻:“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这首诗,为红军在遵义会议后转危为安的历程留下了生动的历史图像,是毛泽东开始走上全党全军领导岗位的真实记录。从不同角度抒发和表达了对会议前错误路线的反思和谴责、反映了广大红军将士的心声。反映了当时广大红军将士对遵义会议的热烈拥护和积极支持,表达了他们在千难万险的长征途中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伍修权诞辰100周年。被叶剑英元帅称为“文武双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的伍修权同志是我党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是中国乃至世界许多重大事件的亲历者。他以共产党人的高尚品质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风亮节,身体力行实践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誓言。   

        1925年10月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精通俄语。1931年5月回到中央苏区,历任瑞金红军学校军事教员、红一方面军模范团政委、第三师政委、福建军区汀(州)连(城)分区司令员等职务。1933年秋起担任共产国际派驻中共中央军事顾问李德的翻译。李德作风粗暴,动辄训人。伍修权完全凭着对党无限忠诚的态度,任劳任怨既吃苦又受气地工作着。

        1934年10月,伍修权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在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上,李德和伍修权坐在会议室的西门边,列席了这次重要会议。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等到会的大多数人特别是深受“左”倾教条主义排挤迫害的参会者的发言,都是对博古、李德进行了批评。在3天的会议中,伍修权始终陪着李德,将会上的发言一一翻译给他听,又将李德苍白无力的辩解翻译给大家。作为李德的翻译,由于工作关系,对其错误军事指挥,比任何人都有着直接的印象和全面的了解。对其中所犯的错误,虽在当时无能为力纠正,但却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和反思。因此,在遵义会议这场事关中国革命的命运和前途的与“左”倾错误路线的斗争中,伍修权始终旗帜鲜明地拥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会议撤销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伍修权更是以在会议期间所作的《历史转折》诗,表达他当时兴奋激动的心情。

        这首诗,是作者参加长征和遵义会议的亲身感受,加以赏析,可窥其诗词艺术之一斑。对红军在长征初期的艰难处境和遵义会议召开的重要历史意义作了真实、形象的描述和概括。诗以写实述史的手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红军在博古、李德指挥下遭受的巨大损失和陷入的困境,描绘了遵义会议后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中国革命出现的崭新变化。

        在前四句中,写红军被迫长征的原因,是由于面对国民党军“铁壁合围”,博古、李德指挥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全面失利。写红军在长征初期的惨败和忧虑。长征初期红军虽然突破了敌人四道封锁线,但部队却从出发时的8万6千多人锐减到3万余人。诗中“血如注”三字,写出了红军在湘江战役中付出的重大牺牲。“奔何处”三字,表达了红军指战员在“左”倾教条主义错误领导下,革命遭受重大挫折时的迷茫和忧郁心情。

        在后四句中,写遵义会议召开的前提和条件:红军于1935年1月初,胜利占领长征以来最大的城市遵义城和军事要隘娄山关,把敌人甩在乌江南岸,得到了长征以来时间最长的休整,同时也为遵义会议的召开提供了较安全的环境保障。尾联写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和中国革命从此发生了伟大的转折。“舵手一易齐桨橹”,红军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指挥下,扭转了革命的危局,从此走上了胜利的新道路。



您还没有登录,登录后才可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