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教育科学课题研究平台
郑州市教育科学课题研究平台欢迎您! 全部课题登录

课题名称:社会记忆视角下校园非遗文化传承研究

积分标准及内容要求操作手册
5 成员
6 话题
13 回帖
立项
2019-05-20
开题
2019-12-25
2019-09-15前
中期
2019-12-25
2019-12-30前
结题申请
2020-05-10
2020-05-16前
结题
课题信息
  • 基本信息
  • 研究背景
  • 研究基础
  • 课题名称:社会记忆视角下校园非遗文化传承研究

  • 关键词:社会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校园

  • 课题级别: 一般课题

    立项编号:2019-ZJKYB-S80-001

  • 立项单位:郑州市艺术工程学校

    负责人:边鑫洁

  •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这些文化形式表现相关的文化空间。早在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公约》,明确对语言、歌曲、手工技艺等非遗的保护做出了规定。近年来,将非遗文化保护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入校园,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播和弘扬。我校自去年开始,“戏曲”、“面塑”等非遗文化就纷纷走进校园。笔者认为,社会记忆更强调个人记忆的社会制约性以及在记忆过程中人类对所获信息的储存、积淀与破译、复活的双向过程,把记忆视为社会的文化活动,而不是个人的自然活动。社会记忆理论带领我们从一个新的视点去探索校园非遗文化传承。因此本文从社会记忆的理论视角对校园非遗文化传承加以条陈,希望能够进一步实现对优秀非遗文化传承体系的建构。

  • 学界对文化传承的研究颇具成果,可概况为四点:一是从不同领域对文化传承作概念上的界定,二是对文化传承主体的类化研究,三是对文化传承与社会变迁关系的审视,四是对文化传承途径以及文化传承机制的探讨等,总的趋势是不断拓展与深入。不容乐观的是,大多对文化传承所做的探讨还只是停留在知识层面上,研究的结果也就显得太过概念化和程式化,真正富有创新的、开拓性的研究成果不多,而且对理论方面的研究还显得有点捉襟见肘。
        上个世纪的80年代社会记忆理论走入人文社会科学的视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产生了极大影响。孙德忠在《社会记忆论》中指出:“社会记忆是人类文化生产、复制、积累的内在机制,也是不同的文化模式之所以能够相互交流、整合的深层根据。”正是社会记忆对人类实践能力和经验认识的保存和传递,才使得文化得以传承,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社会记忆,将无法把握文化传承的内在机制。然而通过对文化传承和社会记忆思想的梳理,发现学界鲜有从社会记忆理论视角对文化传承的内涵和机制做专门的深层探索与总体反思。虽有学者从社会记忆视角对文化有过探讨,但对文化传承的分析是隐含的、松散的,总的来说还显得有点粗浅,有必要对此做更为详尽、具体的探

课题论证
  • 研究目标
  • 研究内容
  • 研究方法
  • 研究计划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和智慧的结晶,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双创”的要求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指明了方向,必须加强对非遗文化传承的系统研究,提高非遗文化传承的自觉性。因此本文从社会记忆的理论视角下以学生为主体对非遗文化传承的发展脉络加以条陈,希望能够进一步丰富非遗文化传承的理论认知,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建构。
        通过对社会记忆内涵的解读,结合我国引入校园的非遗文化进行研究,使社会记忆理论与非遗文化传承有机的结合起来。从社会记忆视角对非遗文化传承的内容和机制进行分析,有助于提出非遗文化传承的社会记忆策略,进而引导社会共识、提供操作方案,促进非遗文化传承,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 一是校园非遗文化传承的社会记忆图景。首先,对校园非遗文化传承的社会记忆图景进行理论解读。其次,对校园  非遗文化传承的社会记忆图景进行类化。最后,对校园非遗文化传承的社会记忆特点进行归纳。从社会记忆对校园非遗文化传承的作用来看,校园非遗文化传承的社会记忆特点表现为四个方面:澄显与遮蔽的交替,记忆与遗忘的互动,文本性和诠释性的共存,超生命、超个体、跨时空的累积性。
        二是社会记忆视角下的校园非遗文化传承内容。通过对社会记忆遗存的探索来分析校园非遗文化传承的内容,笔者认为校园非遗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对自身的历史和民族文化知识通过社会记忆进行延续的过程。
        三是社会记忆视角下的校园非遗文化传承机制。从社会记忆的视角看,校园非遗文化传承具有外在唤起性、选择性和延续性等特征;校园非遗文化传承的规律包括社会适应规律、要素协同规律等。
        四是校园非遗文化传承的社会记忆方略。为了更好的开展校园非遗文化传承活动,本项目结合我国校园非遗文化传承中的问题和现实特点,提出校园非遗文化传承的社会记忆策略。

  • (1)文献研究的方法
        通过对社会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传承的相关研究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以期能够全面的掌握相关的成果。之后,通过对文献资料做进一步的分析,使收集的资料在文章发挥基础作用。
    (2)分析方法与综合方法
        通过对非遗文化传承的社会记忆图景、传承内容、传承机制、社会记忆策略进行研究,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的要素分别加以研究,从而对其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3)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
        社会记忆视角下校园非遗文化传承研究涉及到国内与国外,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种因素。因此,在研究中综合运用了教育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学、伦理学等学科知识进行的研究。

  • 前期:利用图书馆和校园网查阅相关的资料文献,主要是对校园非遗文化及社会记忆进行综述,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中期:根据拟定的研究思路,对非遗文化传承的社会记忆图景、社会记忆的非遗文化传承内容、社会记忆的非遗文化传承机制、非遗文化传承的社会记忆策略进行研究。
    后期:课题成果的展示,主要是撰写论文。

课题概况
课题负责人:
边鑫洁
课题成员:
徐雪玲
马玲
范春锋
李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