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信息
- 基本信息
- 研究背景
- 研究基础
课题名称:《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中段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关键词:双减背景;农村小学;阅读能力提升
课题级别: 一般课题
立项编号:2024-ZJKYB-X13-047
立项单位:登封市告成镇中心小学
负责人:王敏
-
在双减政策和新课标的双重影响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必须要以核心素养发展为导向,进行更深层次的教学改革和优化升级,实现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高质量发展,促进学生在核心素养层面的可持续发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指出:“阅读有关科学的短文,尝试发现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大自然的奥秘,依据事实和细节,运用口头和图文结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在双减背景下,我们严格按照这些标准进行了语文阅读教学的调整和优化。但是每次我们在教研时还是会产生各种疑惑:阅读打卡每天进行,一本书读完后让学生分享感受最深的故事时却没人敢表达;在每学期的阶段性语文质量检测中,阅读材料题的测评结果一塌糊涂;后进生阅读能力差直接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从中可以看出,阅读能力的要求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阅读能力差会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农村小学生的阅读基础比较薄弱,阅读兴趣相对匮乏,在积极阅读养成良好习惯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怎样在双减背景下,构建出一套有效的能够提升农村小学中段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案,让农村小学中段学生阅读能力达到“减负—提质—增效”的良性循环,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
-
1.问题明确,亟待解决。通过对中段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到我校大部分学生阅读兴趣缺乏,阅读习惯差等导致阅读能力差的问题,影响到语文学科甚至其他学科的学习,阻碍核心素养的发展,这是农村学校面临的实实在在问题。随后,课题组成员头脑风暴,已经初步设计好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案,得到了三四年级语文教研组和教导处的认可。 2.领导重视。学校领导十分重视科研工作,曹素芳校长不仅为我们创造条件外出学习,校内进行培训,还请来专家针对课题进行指导,积极引领。 3.人员保障。课题组成员均为学校一线骨干教师,担任小学三四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和课题研究经验,如:王敏老师主持的课题《小学低段古诗朗诵技巧策略的研究》获登封市教育科研一等奖,李慧霞老师参与的课题《利用互动式教学促进小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探究》获登封市教育科研二等奖。课题组成员除具备相应的业务能力,也具有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4.环境浓厚。我校教学副校长李平老师有很强的课题意识,她多次针对如何做好课题进行培训引领。同样,学校大量购进阅读教学方面的书籍,引领每位教师每天读书打卡,在每周教研活动中进行课题学习、研究、讨论,日日渗透。
课题论证
- 研究目标
- 研究内容
- 研究方法
- 研究计划
-
1.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以课堂教学为契机,让学生立足教科书进行阅读学习,实现阅读能力的初步成长。 2.阅读视野进一步拓展,阅读材料更加丰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水平的显著提升。 3.进一步促成学生的深度阅读,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表达,实现农村学生核心素养层面的发展和突破。
-
1.双减背景下,提升农村小学中段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 2.双减背景下,提升农村小学中段学生拓展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 3.双减背景下,提升农村小学中段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
-
1.文献研究法。依托知网、万方等平台,围绕“双减政策、农村小学、阅读能力”等主题,进行参考文献的搜集和整理,学习专家的创新理念,并进行适当延伸。 2.调查研究法。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沟通、课堂观察的方式,获取第一手的实践材料,进而开展量化分析工作,通过量化分析,找出问题和原因。 3.案例分析法。在实践教学中形成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并对案例的成效进行分析,明确课题研究成果的育人价值,并根据案例分析反馈的信息,完善相关的策略和措施。 4.行动研究法。按照预定计划,开展农村小学中段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工作,有序推动课上、课下、课外的综合阅读活动,并在实践过程中积累丰富的反馈信息,不断完善教学细节,持续提高成果的应用价值。
-
(一)准备阶段:2024年3月——2024年5月 1.建立课题组,申报立项。 2.确定课题计划,制定出课题实施工作方案。 3.对课题实施方案进行商讨、修改,完成开题报告。 (二)实施阶段:2024年6月——2025年1月 1.6月—8月,利用暑假教师培训,学习关于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相关知识,提升自己的语文教学素养。同时,设计好拓展学生阅读能力和提升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教学活动方案和评价方案。 2.9月—12月,结合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通过教研、案例分析、现场指导等多种途径,开展课内阅读教学高效课例研究和课外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多样化活动。根据实验班级和取得的效果完成案例撰写并进行反复研讨、修改,总结出提高小学中段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教学模式。 3.1月,由实验教师在实验班级面向全体教师进行课堂示范展示,进一步完善研究成果的细节。 (三)总结阶段(2025年2月至2025年3月) 1.2月初,各成员就负责的子课题进行总结整理,梳理阶段研究成果。 2.2—3月,尝试跨校推广研究成果,并在过程中进行反思和改进。 3.4月,组织成员进行课题结题会,撰写完善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概况

王敏
课题成员:
李慧霞 李转芳 任一飞 耿培丽
李慧霞 李转芳 任一飞 耿培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