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教育科学课题研究平台
郑州市教育科学课题研究平台欢迎您! 全部课题登录

课题名称:“语文学习任务群”中的小学古诗词教学实践研究

积分标准及内容要求操作手册
5 成员
17 话题
0 回帖
立项
2024-08-21
开题
2024-09-09
2024-09-14前
中期
2025-01-09
2025-01-10前
结题申请
2025-05-14前
结题
课题信息
  • 基本信息
  • 研究背景
  • 研究基础
  • 课题名称:“语文学习任务群”中的小学古诗词教学实践研究

  • 关键词:“语文学习任务群”,小学古诗词教学

  • 课题级别: 一般课题

    立项编号:2024-ZJKYB-X09-148

  • 立项单位:郑州市郑东新区杨桥小学

    负责人:张咏

  • “语文学习任务群”指向学生核心素养,明确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以学习主题为引领,将传统线性学习转变为任务驱动的复合式学习,打通课程内容、学生生活和语文实践,为学生在“真实的世界”里用语文解决相关问题提供实现机会和实施场域,助推教、学、评的深度变革。
    古诗词是语文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学习古诗词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思维能力、提高语言技能和审美素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等的重要途径。
    新形势下的小学古诗词教学仍以知识的逐点解析、技能的逐项训练为主,离实现深度学习、落实核心素养还有很大差距。一是教师对“语文学习任务群”中的古诗词教学的认识不够全面、正确,对教学要求不明晰,缺乏系统的教学设计思路,缺少适切的教学策略及方法。二是学生学习兴趣与动力不足,缺乏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缺失思维能力迁移。三是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
    为解决上述实际问题,我们提出本课题研究。通过构建和实施以“语文学习任务群”为框架的古诗词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综合性和实践性学习,全面发挥古诗词的育人价值,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 1.对照“新课标”对古诗词教学的学段要求和学业质量描述,本课题组对本校及区域内其他小学的古诗词教学现状进行了调研,对“新课标”下小学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有了一定的了解,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方向依据。
    2.通过认真查阅相关文献、著作等资料,课题组对“语文学习任务群”概念进行了深入学习与解读,为研究“语文学习任务群”中的古诗词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3.课题主持人张咏,中小学一级教师,郑州市师德先进个人、郑东新区优秀教师。先后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能够深入剖析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课题《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归属感的问题研究》获郑东新区教科研成果一等奖,参与课题《学习型组织提升农村教师学校归属感的实践研究》获郑州市教科研成果二等奖。
    4.课题组教师均有丰富的语文教学经验,对古诗词教学有一定的积累和感悟,能立足日常教育教学,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课题论证
  • 研究目标
  • 研究内容
  • 研究方法
  • 研究计划
  • 1.通过访谈与问卷调查,分析新形势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评等的发展阶段和现状,梳理出影响“语文学习任务群”中实施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多方面因素,形成调查报告。
    2.基于调查报告和“新课标”,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中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框架和关键维度,形成实践路径。
    3.基于路径分析与学校实际,探索出小学古诗词在“语文学习任务群”中的教学实践策略及实施方法。
    4.通过实施小学不同学段不同“语文学习任务群”中的古诗词教学,形成系统的教学案例,探索出具体可行的以“语文学习任务群”为框架的古诗词教学模式,引领学生自主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 1.“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发展阶段和现状的调查研究。
    (1)了解教师对古诗词教学、“学习任务群”的认识,梳理困惑和思考。
    (2)了解小学生的学习态度、现状及遇到的困难,探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情况。
    2.梳理“语文学习任务群”中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框架和关键维度,研究实践路径。
    (1)分析内容,明确起点。
    (2)细化目标,设计教学活动。
    (3)融合教学,指向能力进阶。
    (4)对标学业质量描述,实施多元评价。
    3.“语文学习任务群”中的小学古诗词教学实施策略及方法的研究。
    具体有:教师队伍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策略研究;确定教学内容主题的方式研究;学习目标的设置方法研究;真实情境构建的策略研究;学习任务、学习活动的设计策略研究;学习方式的优化策略研究;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方式、评价标准、评价工具的选择与使用研究等。     
    4.构建以“语文学习任务群”为框架的古诗词教学模式的研究,并进行实践效果评估。
    (1)梳理不同学段“语文学习任务群”中的古诗词教学案例。
    (2)分析典型案例,形成系统的、稳定的教学实践模式。
    (3)构建贯穿“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评价体系。
    (4)通过问卷调查,对教学实践成效

  • 1.文献研究法
    通过搜集和分析国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总结既有研究成果和经验,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参考。
    2.问卷调查法
    设计问卷,调查课题研究前、后,区域内学校、教师和学生对中国古诗词教与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认识、态度和需求等,对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形成相关调查报告。
    3.访谈法
    通过与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的访谈,了解“新课标”下古诗词教学的现状,重点探查学生的学习状态、主要学习方式及对学习的评价,形成访谈记录。
    4.课堂观察法
    走进课堂,观察、体验“语文学习任务群”中实施古诗词教学的具体过程,借助有关量表、课后谈话等方式,收集教学设计、学习方式、教学评价等的资料、数据,对教学策略、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5.案例分析法
    收集、分析小学不同学段不同“学习任务群”中的中国古诗词教学的具体做法和成效。对典型案例进行跟踪、探究,逐步形成系统的教学模式。
    6.行动研究法
    针对现有问题,依据课题研究提出的实践路径、实施策略及具体方法,在校内实施为期一学期的“语文学习任务群”中的古诗词教学行动,改进课堂教学、学习方式、学习评价等,对实践效果进行评估,不断总结、反思、修正、提升。

  • 1.申报阶段(2024年2月—2024年3月)
    (1)解读相关文件,成立课题组,梳理相关文献,确定研究方向。
    (2)撰写《课题立项申请书》,组织课题申报。               
    2.准备阶段(2024年4月—2024年5月)
    (1)召开课题组会议,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2)组织访谈,设计问卷,调查“新课标”下我校师生对“语文学习任务群”、古诗词教学等的认识、态度和需求,处理数据,形成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3.实施阶段(2024年6月—2025年1月)
    (1)分析影响因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中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框架和关键维度,研究并形成实践路径。
    (2)研究教学实践的实施策略及方法。
    (3)梳理不同学段“语文学习任务群”中的古诗词教学典型案例,构建以“语文学习任务群”为框架的古诗词教学模式。
    (4)对照课题研究“前测”,进行“后测”,通过问卷、访谈等,调查、评估教学实践成效。
    (5)梳理实践过程中的重点问题,不断反思、修正。
    4.课题总结阶段(2025年2月—2025年4月)
    (1)梳理过程性资料,提炼研究成果,撰写实践研究报告。
    (2)召开课题总结会,接受上级专家评审。
    (3)适时推广研究经验和成果。

课题概况
课题负责人:
张咏
课题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