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信息
- 基本信息
- 研究背景
- 研究基础
课题名称:潘安非遗文化融入小学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潘安 教学 传统文化
课题级别: 一般课题
立项编号:2024-ZJKYB-X14-121
立项单位:中牟县文明路小学
负责人:朱永红
-
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升华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认为优秀传统文化有力增强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传承、弘扬和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义务教育阶段中的重要内容,学习并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学校日常教育中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途径。 当前,小学教育教学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教育。这导致许多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足,无法真正领略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而优秀历史文化名人典故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和发展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引入传统文化教育,了解当地的历史名人故事,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还有助于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文化育人的目标。 我们学校位于中牟县老城区大潘庄——潘安故里,背靠潘安故里游乐园。游乐园是老城区居民休闲娱乐的常去场所,更是附近孩子们玩耍的天堂。尽管我们学校的位置得天独厚,但学生对潘安其人的了解却不多。能说出来潘安以及相关事宜的学生少之又少,作为潘安故里的学生,学习并传承潘安文化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
潘安非遗文化融入小学教育教学具有坚实的研究基础。 首先,小学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培养。将潘安非遗文化引入小学,符合小学教育目标,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其次,小学生处于好奇心强、接受能力快的阶段,易于接受新的文化知识。潘安文化的故事性、艺术性等特点,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为他们提供独特的学习体验。 再者,在教育理念不断更新的背景下,学科融合与实践育人的教育模式逐渐受到重视。潘安非遗文化可以与语文、美术、道法等学科进行有效融合,为探索新的教学样态提供契机。同时,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潘安故里游乐园和潘安湖等,能够切实做到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此外,已有一些成功的非遗文化进校园案例可供借鉴,为潘安非遗文化融入小学教育教学提供了经验参考。
课题论证
- 研究目标
- 研究内容
- 研究方法
- 研究计划
-
1.文化育人——实现潘安文化进课堂,培养潘安文化的传承者,保护非遗文化。 让学生了解潘安的文学作品、生平事迹。让学生学会与潘安有关的故事,并能讲解好正面的历史故事。激起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并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继承和发扬潘安文化,建立文化自信。 2.课程育人——实现潘安文化进教材,打造校本课程。 在小学教育阶段设立“校本课程”,潘安文化纳入乡土教材的主要内容,通过普及潘安文化的本土知识,配套开展知家乡、爱故土、懂非遗、传文化的综合性兴趣培养与切实性乡情教育。利用本校的师资力量编撰了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又满足本校师生的需求的校本教材。 3.实践育人——潘安文化进校园,打造非遗文化特色示范学校,树立学校品牌。 为全面贯彻“双减”政策,我们小学将以“传承非遗潘安文化,打造特色校园”为品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
1.针对小学特点,设定潘安文化传承教育目标和计划,实现文化育人。 小学非遗教育应契合学生年龄发育、智力水平等。开展潘安文化课程,让学生了解并传承,体会其乐趣与传统文化魅力。引导学生从听说到学练,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将课堂知识运用到实践,上好课的同时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2.将非遗潘安文化进行学科融合,实现课程育人目标。 通过将“非遗潘安文化”主题内容与语文、道法、美术等学科课程的相关内容进行有效整合,探索出全新的学科融合教学新样态。课程引导学生回归生活本真,感受非遗潘安文化的文学与历史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创造智慧。 3.将非遗潘安文化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充分理论结合实践,实现实践育人目标。 本课题旨在将潘安文化与素质教育结合实现实践育人。通过家校合作创造实践机会,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多样化素质教育活动,如推荐潘安文化书籍并举办读书分享会;鼓励学生以绘画、手工、快板等方式来表达对潘安文化的理解;组织参观潘安故里游乐园和潘安湖,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促使其积极学习、继承和发扬潘安文化。
-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进行。 1.文献研究法:主要是通过对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综合,以获取知识、了解现状、发现问题和探索规律的研究方法。 2.行动研究法:结合家长,通过参观学习,根据实践情况对学生关于潘安文化的掌握情况进行观察、研究。 3.问卷调查法:针对全班学生进行有目的性的调查,通过问卷,谈话,举行活动等方法,得出准确的数据,为课题研究指名方向。 4.经验总结法:课题组的成员会定期的进行阶段性的小结,及时总结现在的问题,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方便。
-
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24年3月-2024年5月) (1)提交申请,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2)全面调查了解学生对潘安文化的认知情况,得到数据分析、整理。 (3)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拟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初步实践。 2.实施阶段(2024年5月-2024年12月) (1)确定实验对象,开展讲好潘安故事、潘安小剧场、快板等一系列的活动,进行深入性的实践验证。 (2)在教学中验证策略,以教学活动带动课题研究。 (3)实验数据收集整理、对比分析。 (4)进行网络教研,发表文章,在线研讨,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 3.汇总阶段(2024年12月-2025年3月) (1)归类收集实验过程中各种资料、统计分析。 (2)整理汇总实验成果。 (3)进行全面分析,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概况

朱永红
课题成员:
卢红娜 衡慧婷 张云龙 校俊俊
卢红娜 衡慧婷 张云龙 校俊俊